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万山之祖、万水之源的帕米尔高原。这里,曾因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闻名全国。而今,又因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而家喻户晓,还以网红打卡地“盘龙古道”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于我而言,作为喀什大学党委书记,这里,还有我太多的牵挂和惦念。这几天,我和学校几位同志来到塔县完成了我的几大愿望。
01
看望拉齐尼·巴依卡烈士亲属
我校优秀学员、杰出校友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英勇牺牲后,我主持了多场学习英雄事迹动员会、英雄事迹宣讲报告会、“传承拉齐尼精神、做兴疆固边传人”开学第一课等。但,亲自看望慰问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我还是来得晚了点儿。
看望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
8月16日一大早,我们看望慰问拉齐尼·巴依卡的亲属。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已经等在大门外了。虽然此前通过视频多次看过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当我真实地握住他老人家温暖而有力的一双大手时,亲切和崇敬之意猛增。我向老人简要介绍了学校如何传承拉齐尼精神、推进全面建设发展的有关情况,并代表学校党委向老人承诺我校一定将拉齐尼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地标,一代一代永远传承接力下去。谈话间,我亲自感受到了巴依卡老人一生卫国护边、高度重视教育、涵养良好家风的高尚情怀。巴依卡老人说喀什大学是个很好的学校,他非常喜欢这个学校。他和喀什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除了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在学校培训以外,还有一个本家孙女去年从喀什大学毕业,一个本家孙子今年刚从喀什大学毕业。
从巴依卡老人那里,我感受到了责任、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动力,我对喀什大学在新疆特别是在南疆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顿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更重了。我一直在想,为了传承拉齐尼精神、为了巴依卡老人的厚望,我一定要聚焦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新疆稳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大学生。
02
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
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我校今年共有10名塔县籍应届毕业生,其中9名学生的工作都有了着落,只有卡尔曼·克那艾提夏1名学生还没有解决。当我将此情况向有关领导介绍以后,县委书记王福友,县长扎帕尔·阿塔吾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许文杰、教科局、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现场协调,让我非常感谢、非常感动。
毕业生就业“一个不能少”。
到未就业学生卡尔曼·克那艾提夏的家里走访。
我还专门到了卡尔曼·克那艾提夏的家里,向其父母转达学校和县领导的关心,嘱其转变择业观念、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继续求学深造。
03
慰问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助理
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我校近百名干部教师常年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其中26名干部教师在塔县任第一书记助理。我们从县城驱车近百公里来到班迪尔乡坎尔洋村,这里交通不便、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听说我们要来,周边几个村的第一书记助理也聚拢过来。座谈中了解到,他们都能牢记职责使命,克服种种困难,尽快适应环境、转变角色、努力工作。通过和他们聊天使我深切感到,他们那种不怕苦、不叫苦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特别是坎尔洋村第一书记助理贾圣驹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工作,有思路、有举措、有效果,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建林同志的高度评价。
看望慰问第一书记助理。
我在想,与其说是来慰问他们的,倒不如说是我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最为生动而深刻的一课。我不但要当好驻村队员的后盾,经常关心关怀他们的工作生活,还要学习宣传好他们扎根偏远艰苦的乡村一线苦干不苦熬、实干有作为的精神。
04
看看“神兽”暑假在干啥
体育学院学生西卡热·克力木的家在位于山区的瓦恰乡昆干孜村。虽然联系西卡热同学给我们发了位置导航,可因为都是“无名道路”,我们终于还是被导到“沟里”了。好不容易找了个本村向导把我们领到了学生家里。西卡热是我校体育教育足球专业的男生,我第一眼见到这个学生的感觉是“太帅了”。我们同行的领导当即发出邀请,请其作当地旅游宣传的形象代言。西卡热的父亲是一名退休乡村医生,疫情当前,主动参与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任务,受到当地**的一致好评。西卡热的父母勤劳纯朴、家风很好,姐姐和妹妹工作学习都很刻苦上进。
到学生西卡热的家里家访。
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刻苦学习考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鲜活教材和这次家访也让我深受教育。我想,今后不管工作再忙、学生家庭再远,也要抽出时间多到学生家里走走、和学生父母见面聊聊,这才能真正达到家校合力协同育人的目的。
05
向驻塔各界学习致敬
在塔期间,我每天早上八点,亲身领略边境小县的静与美。还实地参观了县博物馆、红其拉甫海关、提孜那甫守边护边爱国教育馆,驻塔各界**缺氧不缺精神、全民守边护边、苦干实干创佳绩的精神风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立足本职岗位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
偶遇刚毕业就业的本校学生。
在中巴边民互市贸易区,还偶遇了加尼木古丽和努尔合丽两位刚刚在该区应聘入职的我校毕业女生。看到她们在这里工作生活都挺好,我感到非常欣慰,也勉励她们勤奋工作、善于思考、争取更大成长空间。同时也感到,教育工作者“桃李满天下”的感觉真的挺好的。
此次塔县之行,虽有辛苦,更多的是收获满满。我想,我们来到塔县,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不能只做冰山上的来客。
来源:校党委宣传部
编辑:刘江涛
校对:吕志芬
编审:陈新富、孙红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