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今天是2021年8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
8月7日14时54分,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时间真快,暑气尚健,已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自此,大自然将渐渐褪下繁荫浓绿,呈现闲云野鹤的秋色;自此,你我的日子,也该清简舒朗,向那一日日温暖平淡的烟火且深且从容。
立秋,于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虽然名字有“秋”,但暑热不减,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个热节气。农谚中,既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绿色逐渐变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就农事而言,立秋是个至关重要的时节。自然界的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棉花结铃、大豆结荚、水稻结实、高粱渐红……田野像色彩斑斓的调色板。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应季成熟的瓜果和作物,“晒秋”盛典即将在各地上演。
刚刚过去的盛夏,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我们记住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身影:有人在如注暴雨中摆渡生命希望,有人在迎战病毒时汗流浃背不言后退,有人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荣光奋力拼搏……而秋天像是一位温润的绅士,用温和抚去焦躁,用耐心解答迷茫。金风再次拂过华夏时,我们期待看到:疫病消散、天朗气清、谷麦满仓!
站长温馨提示:进入秋燥时节,请及时增减衣物;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加强户外锻炼,合理安排活动;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不松懈,戴好口罩,共同战“疫”!
好啦,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想了解更多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请持续关注喀什大学广播站。为二十四节气发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喀什大学广播站将一直陪伴着您
来源:喀什大学广播站
撰稿:郑旭霞
图片: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指导老师:贾春花
编辑:邓晓霜
校对:刘江涛、刘佳蕾、吕志芬、喀斯木江·麦麦提艾力
编审:陈新富、孙红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