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峥嵘·学党史 | 第十期 《解放中华》

新疆师范大学,艺考

新疆师范大学

2021-6-27 23:16:02 文/孙岩 图/纪琳瑜

关注

追忆百年峥嵘岁月,传承先辈革命精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血脉,担起时代重任,勇攀时代高峰,我们通过每周回顾一句党员语录,讲述一个初心故事,诵读一首革命诗词,重温一部爱国电影,分享一首革命歌曲,走进一个红色地标,介绍一部经典读物,以此来感悟百年峥嵘岁月背后的艰辛与辉煌。

一句党员语录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新疆师范大学

一个初心故事

《参军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保家保田保饭碗”,山东省阳信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热火朝天的参军参战运动。近万名阳信人民的优秀儿女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奔赴自卫反击战的前线。

1946年12月,中共阳信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于重远、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尹清泰奉调带县大队升级,编第四军分区警备团。

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不得不改而采取重点进攻的方针,即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战场转取守势,抽调兵力对山东和陕北战场实施重点进攻。为沉重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7年3月,阳信县掀起参军热潮。阳信县全县有5320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向国民党军继续展开进攻,歼灭大量敌人,打破了敌人的分区防御。同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决战的序幕首先在山东拉开。1948年9月16日,粟裕等指挥华东野战军32万人发动济南战役。经过八昼夜的激烈作战,攻克济南,歼国民党军10万余人,其中起义2万余人。济南的解放极大地鼓舞了阳信人民打垮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信心。11月18日,县委接地委指示,开展冬季参军运动。12月2日至7日,召开了由干部和农村党员、群众积极分子共1200余人参加的阳信县动员参军大会(简称“动参”)。会上,1011名党员、干部、积极分子报告参军。出现60名送子、送夫等参军的模范人物。会后,参军运动在全县展开,12月底基本结束,翌年元月11日新兵团成立。动参工作中,摒弃了过去那种简单生硬的做法,坚持自愿的原则,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切实把拥军优属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因而顺利地完成了动参任务。全县有4205名青壮年参加了解放军,比地委分配2900名的任务超额1305人。在动参工作中,涌现出了不少模范人物,干部带头参军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中区级干部18人,乡级干部54人,村级干部280人。送子参军的570人,送丈夫参军的17人,送弟参军的194人。通过动参工作,壮大了党的队伍,党员由动参前的3996名,发展到4814名,并培养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两千多名。

新疆师范大学

一首革命诗词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诗人毛主席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中首联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新疆师范大学

一部爱国电影

《凤翔1949》

电影《凤翔1949》由陕西广电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陕西秦岭世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地区敌后斗争的红色历史革命题材电影。该片真实反映了我党在敌后工作的危险和艰难,以及共产党人的英勇和无畏,精彩再现了危机四伏中成长起来的革命友情和对于革命事业无限忠贞的热情。

新疆师范大学

一首革命歌曲

淮海战役组歌,合唱套曲。韦明等作词,沈亚威、张锐等作曲。组曲由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众多歌曲精选而成。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人民军队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进行了成功的演出。1961年6月在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作为重大战役的合唱套曲,被载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册。

新疆师范大学

一个红色地标

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

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西柏坡是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1月,西柏坡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一部经典读物

《中原突围经验总结》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这是一本长14.8厘米、宽17.5厘米、高2.5厘米、重380克的日记本,记载的是1946年4月30日—1947年4月19日皮定均关于“中原突围”的经验总结,是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一级文物。

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人,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6年6月初,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军约22万人将中原军区6万余部队围困在以湖北大悟县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100公里的范围内。6月中旬,蒋介石调集8个整编师,组成进攻中原解放区的第一线部队,妄图“48小时内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主力。

6月23日,中共中央急电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中原军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6月26日兵分两路从西面突围: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率北路军,经豫南向西突围;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等率南路军,经鄂中向西突围。

突围前,第1纵队在泼陂河召开会议,决定第1旅作掩护,以保障主力突围时的后侧安全,完成任务后,第1旅自行选择突围方向。皮定均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向王树声发出铿锵誓言:“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这是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和机关安全转移,不得已作出的决定。第1旅要以7000余人,阻击国民党军约22万兵力,其困难可想而知。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战局,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1旅在皮定均的领导下,从6月27日至7月20日,孤军转战24昼夜,横跨鄂豫皖三省,历经23次大小战斗,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等艰难险阻,冒着酷暑,忍饥挨饿,行程1000余公里,除掉队、失散、伤亡2000余人外,以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

中原突围成就了皮定均将军的一世英名。在我军历史上,以部队主官姓氏命名的部队众多,历数其中,皮旅当为最出名者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报少将军衔,毛泽东得知情况,有感于皮定均在中原突围中的突出贡献,亲自批示:“皮有功,少晋中。”此事被传为佳话。

【党史百年·天天读】6月25日

1979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党内负责人会议上讲话。

编辑 | 秦英、连思迈

编审 | 张峥、范玥

新疆师范大学新媒体中心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新疆本科院校-新疆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新疆师范大学-百年峥嵘·学党史 | 第十期 《解放中华》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