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正始之音拼音
[ zhèng shǐ zhī yīn ]
正始之音的意思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正始之音近义词
正始之音反义词
正始之音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正始之音造句:
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正始之音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正始之音相关查询
zheng开头的成语:
整纷剔蠹:谓整治纷乱,清除弊害。
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正襟安坐: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蒸蒸日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更多]
出自《晋书》的成语:
搢绅之士:搢:插;绅:大带;搢绅:宦官的代称。指做过官的大人先生,
背恩忘义: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赃私狼籍: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江山之异:江山:山川,山河,疆土;异:不同。比喻疆土易主,山河变色,
明目张胆: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更多]
偏正式成语: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顾内之忧: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满脸春色: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反复不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如虎添翼:好象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更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