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厉兵秣马拼音
[ lì bīng mò mǎ ]
厉兵秣马的意思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
厲兵秣馬[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厉兵秣马近义词
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厉兵秣马反义词
高枕无忧
厉兵秣马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兵秣马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厉兵秣马造句
1、随著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2、决战开始的前一天,国王厉兵秣马,并且要全军将士把所有的战斗工具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3、为了这个特殊的使命,铁路人早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冲锋号角一响,便忘我投入,牺牲小我,心系万家
4、他口若悬河,英勇无比,似乎随时准备厉兵秣马,纵横疆场,爱国之情弥漫整个病房
5、临高考还有一个月了,大家都厉兵秣马,准备着最后的决战
厉兵秣马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厉兵秣马相关查询
li开头的成语:
犂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论语·雍也》:“子謂 仲弓 ,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何晏 集解:“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沥血叩心: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
利令智惛: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立此存照: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
利深祸速: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更多]
出自《左传》的成语:
燕巢危幕: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敌不可纵:对敌人不能放纵。
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河鱼腹疾:指腹泻。
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更多]
并列式成语:
系风捕影: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嘻皮笑脸:①形容嘻嘻哈哈的样子。②形容轻薄嘻笑的样子。③形容谄笑讨好的样子。
更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暮四朝三:①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更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