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诛
[bù jiào ér zhū]不教而诛拼音
[ bù jiào ér zhū ]
不教而诛的意思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 ]
不教而誅[ 成语正音 ]
教,不能读作“jiāo”。[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不教而诛近义词
仁至义尽
不教而诛反义词
仁至义尽、谆谆教诲
不教而诛出处
《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不教而诛成语典故: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答道只须尊奉“五种美德”,除掉“四种恶政”就可以。其中“四恶政”之首就是平时不给人教育,到时候却怪别人而去杀人,这就是虐。其次上暴、贼及小家子气。
不教而诛造句:
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不教而诛。(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不教而诛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不教而诛相关查询
bu开头的成语: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不伏水土:水土:指一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不能适应某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不知所以: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布鼓雷门: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更多]
关于荀子的成语: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反手可得: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奸人之雄: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高爵丰禄:爵:爵位;禄:古代官吏的俸给。爵位高,俸禄多,
险陂倾侧: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
...[更多]
偏正式成语:
苍髯如戟: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青须好像长戟。形容相貌威猛。
一饮而尽: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切切私议:切:通“窃”;切切:暗中,私下。指私下小声说话,
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更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