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语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24个节气里,逢“小”必有“大”,
如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小雪大雪。
惟独小满孑然。
这恰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
小满未满,那尚未抵达的部分,
是全力生长,仍有余地。
而生活,需要这样的余地和留白。
小满·新知
小满至,炎夏始
从“小满”这天开始,我国大部地区正式开启炎夏节奏。对于北方,小满往往是24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时节。据最新天气预报,明起(5月21日)南方新一轮降水又将无缝衔接,而北方天气渐热,是时候,准备一些提神醒脑、防暑降温的“利器”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时节,饮食宜清淡,
常吃冬瓜、丝瓜、番茄、荸荠、莲藕、
西瓜、山药等
具有清利湿热的食物;
因天干气燥,多用汤品,少食膏粱厚味,
平时多喝水,
以排除内热,促进新陈代谢;
另外,注意加强对心脏的养护,
保证充足睡眠,让心情也保持“小满长乐”状态。
小满未满,
它是初夏时节的小欢喜,
是生活平静处的小满足,
也是人生确定的小得到。
只要对这一路都充满珍惜,
且待小满,来日方长。
小满·三候
小满三候,
为你诉说她的夏靜风和,蝶飞蜓舞。
第一候 · 苦菜秀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小满之日“苦菜秀”。
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嫩时可食,骄阳日盛,微风愈燥。
在它身上散发出一种夏天的味道。
第二候 · 靡草死
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
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
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
故不胜至阳而死。
夏天的世界里,
找不到它的容身之处。
悄然无声的离开是它的成全。
第三候 · 麦秋至
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
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
秋者,百谷成熟之时。
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风吹麦浪绿渐黄,田野里散发着阵阵麦香,这是夏天里最迷人的味道。
小满·絮语
人生,小满长乐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古人对小满可是推崇有加,“最好人生是小满,
花未全开月未圆。
”虽为节气,小满,用于开悟人生,亦为巧妙——
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
小满,则照见一种
“不多不少、刚刚好”的人生状态。
老话常讲,“做人,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
就蕴藏着“小满”之理。
为人处事,也讲究个“度”:好在适度,
坏在过度,留有余地,
往往才会从容淡定,进退自如。
言之易,行之难,我们中很多人,
不单跟他人较劲,也惯爱难为自己。
不达完美无缺誓不罢休的你,
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追求的是极致,还是极端?
要知道,朝着某一方面尽善尽美的执着与坚持,
也需要以智慧把关。
生活,有没有因为你的这份“追求”,
变得更可爱更值得过些呢?
小满,月在遗它的憾,麦在灌它的浆,
风在送它的香气,该付出的已付出,
该尽力的已尽力,所以此时,
心安地得一夜好眠,
而后,欣然地奔赴一场盛大的收获。
小满·农忙
古人将农历四月
前后的天称为 “麦天”,
在北方,苍茫大地上到处都
氤氲着麦子将熟的清香。
田野里小麦青绿,
大麦微黄,豌豆花枯,
蚕豆结荚,看农家的田园生机盎然,
丰收在望,便有一种
邻家女初长成的感觉,心里顿生美意。
小满时节,百花开尽,
唯“五月石榴花红似火”,
却不浓艳。
插一支石榴花于青瓷瓶里,
不抚媚娇艳,却清丽无比。
石榴花火红艳丽,果实饱满圆润,
榴籽晶莹剔透,春华而秋实,
很吻合中国人
大红喜庆、祈求多子多福、
阖家团圆的心思,从而赋予
石榴以红红火火、
兴旺发达、子孙满堂的象征。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
也拉开了夏忙的序幕。
小满·民俗
农谚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此时,农民要踏水车翻水,
舂打油菜籽,摇动丝车缫丝。
小满之日,还要祭水车神。
传说这水车神是条白龙,
人们望它带来雨水,所以小满天刚蒙蒙亮,
人们就把水车一字排在河岸,
摆上鱼肉、香烛和一碗白水等祭拜
祭拜完一定要把白水泼自家地里。
等老村长一声锣响,人们如飞地踩动水车,
水柱从河中飞腾而起,
如一条小白龙往自家地里飞去。
在南方还祈蚕节,尤其是江浙一带,
养蚕极为兴盛。
小满时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
因此将其作为蚕神诞辰。
小满·养生
艳阳之下,绿意泛金,
浓荫碧翠间,蔬香阵阵四溢。
小满节气,
也是一个“吃苦”的时节。
苦,也是夏天的本味。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相信,吃过的每一种苦,最后都会变成甜。
小满·心语
艳阳之下,绿意泛金,
人生小满,小有所得。
没有惊世骇俗的大成就,
但必有手到擒来的小确幸。
所以人们在得到小满之后,
并不在乎,也不期盼着更大的圆满,
而是转身,播下新的种子,新的希望。
这样才能在下一个秋冬,
在未来的某一天,
再次遇见小满小快乐。
小,喻物之微也;
满,表示水多而盈溢也。
愿每个生命在小满时节,
都能自由自在地
抽芽、开花、着果……
这是对天地最美的回馈。
图文:网络
整理: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