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这里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与校广播站联合出品节目《传承》。我是今天的红色精神传承人郭学礼。
《传承》第一期
主播:郭学礼
录制:王旭阳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电台节目
我们享受着先辈们的成果,承载着先辈们的期待,对这些伟大的人最好的缅怀,就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创造更伟大的辉煌。
革命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保卫祖国而牺牲生命的人。而我最敬佩的是那个用血肉之躯挺身而出炸碉堡、一个为革命胜利而付出生命的人——董存瑞。
董存瑞,原名董春睿,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小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困不能继续上学,读了一年就休学了。
受自我品格的提升需求和战争年代复杂的战斗环境影响,董存瑞最终成为了抗日小英雄。在经历长期的艰苦战斗过程中,董存瑞一直坚持崇高的革命信仰。
在抗日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就是力量”这个伟大的战斗思想让很多少年儿童在放牛放羊的时刻,就能帮大人们打掩护,团结起来一起抗日。
在这一时期,还是少年儿童的董存瑞就加入抗日儿童团,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聪明智慧,他当过儿童团团长。凭借着年纪小灵活度高有迷惑性的特点,董存瑞曾经勇敢机智地与侵华日军周旋,掩护过当时的区委书记,让日军对区委书记的抓捕计划落空。而正是因为这次的事情,董存瑞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童年时期的董存瑞)
1945年7月,17岁的董存瑞正式参军入伍,加入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进入一线战斗。因为加入八路军之后,董存瑞能从自身军事素质、思想觉悟等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人素养,参军后一年零八个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被批准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正是因为董存瑞严于律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军事技术,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思想,所以才造就了他的立功无数。
1948年5月,我军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着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敌人在隆化中学的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当部队一路向前挺进,遇到暗堡时,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一般射过来,战士们一个个纷纷倒了下去,在这十分危机的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去炸毁暗堡。董存瑞说:“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同意了,并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到了桥下,董存瑞的腿已经中弹出血,可他全然不顾,他发现这座桥无沟无楞,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这时嘹亮的主攻号角响起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敌人的子弹像急雨一样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看见很多战士在敌人的枪下倒下去,他为了不让更多战士牺牲,他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念头:为新中国而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站在桥中央,左手举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下的暗堡壁,董存瑞巍然屹立,纹丝不动,仿佛一尊雕像,只听见他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
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他年仅19岁。一个仅19岁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去了,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英雄董存瑞人生的最后时刻是这样的精彩,好像是天空绽放的礼花光彩夺目,又好像是夜空划过的流星万人瞩目。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解放;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寄托给了伟大的共产党;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他守护一生的土地。
愿世间如你所愿,衣食无忧。我们无法抵抗浪潮,但,会永远记住灯塔。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讲红色故事,做红色传人
每周一,三,五
不见不散
---TJ-xdxy---
指导教师:吴倩倩
技术维护:刘嘉鑫
整理编辑:张金雅郑思琳(实习)
策划归属:新媒体中心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tjxd-m@qq.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