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十二月节,
“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
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
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
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
寒冷鸿飞疾,坚毅的鸿雁
已先开始启程北飞了。
今年的小寒时间为
2021年01月05日星期二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廿二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
北方干冷冻皮,南方湿冷冻骨
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这段时间的寒冷程度
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的俗语中可见一斑

小寒习俗
—腊祭—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小寒即是腊月的节气。
“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一番。
《康熙狩猎图 》
—冰戏—
北方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
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小寒养生
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 饮食进补,养生有道—
这段时间,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
— 三九严寒,需防冻疮—
这个时节,好多人手上脚上的冻疮又准时来“报到”。小孩子因为生冻疮性情烦躁,让家长们不得安宁;
老人们冬天本来手脚就不利索了,冻疮更让他们坐立难安
民间用生姜、雪水、冰块搓手、用辣椒水涂抹,这些偏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手部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但是这些方法仅仅适用于冻疮生成前。
小寒诗词
在今人眼里,小寒是个诗意的节日
在古代,在文人墨客心里,
小寒又是如何一番模样呢?
让我们一起感受文化的韵味。
古人「二十四番花信」始于小寒,
《岁时记》中有记载,
小寒时节梅花、山茶和水仙开得最准时。
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图文均来自网上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