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复习阶段,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每天不是背书就是做试卷,很容易让同学们出现疲劳的状态,学习效率也逐渐开始降低。
学生A:每天5点半起来背书,可是好瞌睡,常常一早上背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
学生B:复习这几天,熬夜刷题到12点,但是做题效率总比不上在学校的时候。
学生C:刚开始还能打起精神复习,现在反而提不起劲儿,感觉自己精神无法集中!
学生D:老师要求的复习内容好多,为什么我总是步步跟不上?
……
这些问题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很容易遇到,每天复习的内容大都是学习过的,没有新意,长时间的背诵、做题也容易消耗掉大家的耐心。
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同学们缺乏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导致复习时间浪费,学习效率降低!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安排复习的时间,又有哪些时间段比较适合学习的呢?接下来方法君为大家解决这两个问题!
把握四个黄金时间段
高效学习的关键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时间段—“黄金时间”。黄金时间就是学习效率最好、最高的时间段。
人在一天的不同时期,大脑活动的效率是不同的,学习时间的最佳选择应该是一天中大脑最清醒的时候。
生理学家研究认为,一天之内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轻松自如的掌握、消化和巩固知识。
清晨起床后(6:00-7:00)
正如谚语所说的,一天之计在于晨!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
此时,学习一些难记忆但是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历史事件等。这个时间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有时,即使暂时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也会有利于记忆。清晨是一个学习记忆高效期。
上午(8:00-10:00)
这个时间段,一般是大家在学校时前两节课,你有没有发现这两节课经常会被安排为数学课!
因为这段时间,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拥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
下午6点至8点
这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回顾、复习全天学过的东西,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间。
睡前一小时
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于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要进行复习,这样不易忘记。在睡觉的过程中,其实大脑是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复习记忆的,睡觉前可以把这一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特别是针对难点问题重复记忆,这样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除以上一般性的学习时间规律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还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时间规律和习惯。为提高学习效率,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最佳时间段。同时,要养成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
关于熬夜还是早起?
大家在最后复习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经常会采用两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一个是早起,另一个是晚睡。但是,也会有好多同学疑惑自己应不应该熬夜或者早起学习呢?熬夜之后第二天学习效果下降,早起的话,又起不来,复习效果差!往下看,你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实验表明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Rita Dunn教授,做了一个一天当中记忆力比较的实验,根据结果,他们将记忆最佳时段分成了四大类:
1. 大约30%的人在早晨记忆力最佳。
这些人在醒来时就已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2. 大约30%的人在下午记忆力最佳。
他们往往在午饭之后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3. 大约30%的人在晚上记忆力最佳。
他们就是所谓的“夜猫子”。
4. 大约10%的人没有任何时间偏向性。
他们似乎在任何需要进行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综上所述,要早起还是晚睡。首先要找到自己记忆最佳时段然后对症下药。
从任务的角度看:
1.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可以进行浅深度任务,比如记忆。
2.晚上延迟半小时睡觉,做难题可能导致大脑过于兴奋,可以尝试整理错题,笔记,预习等。
3.另外,晚上学习,大脑会有潜意识复习功能。
就个体差异来看:
有的人能够接受延迟睡觉,有的人能接受提前起床,甚至提前后会有一种内心优越感,安逸感。
我们不必非得和别人同步,只要能保证对第二天不造成影响,自己能够承受住,就是适合自己的。
建议
对于时间的安排问题上面,与其听信不了解自己的人,不如花几天时间自己去找出答案,因为适合自己的永远是最好的。
只是听别人说熬夜复习效果好,就开始学着参照,结果自己不适应,反而会收到反效果,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种学习方式,哪个时间段自己的状态最好,那么这个时间就是你的最佳黄金时间!
凹凸个性教育中考冲刺串讲班即将开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