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
刘慧媛
山东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 学士学位
华侨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 硕士学位
天津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 博士学位
和大多数学习旅游管理的学生一样,当初高考录取时我也是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一个本以为无关紧要的第三志愿竟然成就了我未来十年的学习方向,由本科时的被动接受,到硕博阶段的主动选择,我想我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故事恰好证明了这个专业的魅力所在吧。
2001年的时候我高考,当时旅游还没有如此大众化,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尚不清晰,更不要谈“旅游管理”专业了,长辈们一致认为我将来是要当导游的。那时的我就带着这份懵懂开始了大学生活。旅游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学习内容构成综合多样,老师们的专业背景也是五花八门,因此我们从不会感觉专业课枯燥,甚至在拿到下学期的课表时都会议论猜测到时候老师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可能“探新求异”本就是年轻人天性的一部分,这和专业特性不谋而合。除了景区、旅行社和酒店三大模块的课程,专业老师会带领我们去山里认识不同类型的各种植物、地貌、岩石;会教我们认识各种酒水,并教我们调制出各种名字和样子都漂亮至极的鸡尾酒;会教我们社交礼仪,告诉我们要做绅士和淑女;会教我们用英文介绍景点和中国美食,告诉我们在外国游客面前如何地地道道地介绍中国文化。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我度过了一个无比精彩的学生时代。
毕业后我走上了教师岗位,角色的转换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旅游管理专业的机会,我开始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发现这个专业的魅力所在,如何将他们教育成将来旅游行业的有用人才。让我惊讶的是,时隔十年,当我和自己的学生们谈起专业选择时才发现,这种几乎全员调剂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这和外界对服务行业的偏见不无关系,所以,如果要罗列一下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特质,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具有一颗勇于面对误解和偏见的强大内心。当然,这种强大是应该建立在对自己、对专业学习和就业前景清晰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目前,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向的选择上会结合自身特点来凸显专业优势。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自2011年设立以来,通过整合国内外旅游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外语学科优势,强化国际化合作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和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中国旅游业向高质量迈进的过程中,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其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随着旅游业态多样化和专业分工精细化,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可选择的机会就更多了,包括旅游营销策划、旅游发展研究、区域旅游规划、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地产、旅游投资分析、旅游咨询、旅游渠道策划、旅游周边产品设计、旅游媒体、旅游会展策划等等。如果将来希望在职业选择上更加游刃有余,在大学四年当中,在外语学习、计算机水平提升、实习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都要多下功夫。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问问自己是否具备“好客精神(Hospitality Spirit)”,也就是你是否能够发自内心地关怀别人,是否具有帮助别人的热情,是否愿意为别人的旅居生活创造美好回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旅游管理专业欢迎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