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9日下午,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党委认真部署,组织全校全体师生相约云端共同观看。课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的学子和老师深度互动,热烈讨论,分享听课感受,畅谈心得体会,反响十分强烈。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文法系
组织线上讨论交流。在线观看直播片后, 各年级认真组织了线上讨论。讨论中党员积极发言, 围绕学习收看受到了哪些教育,分别谈论自己观看后的体会。
通过这场人民战争,我进一步深刻认识了“显著优势”对于疫情防控战争的重大意义。抗疫中的先进事迹,将永远激励我成长。
——18级法学1班张昊楠
今天下午,组织16个班级的455名学生,在家准时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课。课程的播放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同学们反映,深深的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制度优势,坚定了同学们的国家自信心和自豪感。很多同学,自觉撰写观后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抗疫英雄的敬佩,对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决心。
——2019级辅导员吴晓菲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虽然不能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决不给国家拖后腿、不给社会添麻烦,同时也会尽自己的努力,为战疫情添一份自己微薄之力。
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愿他们平安归来! 春天已经来了,我们等着去武汉看樱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文法系2019级法学6班刘婉清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国难当头,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人心齐、 泰山移”,相信举全国之力,我们一定会早日打赢战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17级法学专业张航班长
虽然现在我们依然不能开学烦闷在家,但是一线医护人员可是想回都没有办法回,我们每个人都与这场战役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为这场即将胜利但仍在紧张焦灼的战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牢记政府的警诫,不随便出门,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
春天马上要到了,等武汉的樱花开了,我们就去赏樱花。
——文法系2019级法学4班殷嘉慧
化工系
3月9日下午化工系全体师生同堂收听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课后微信群里老师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着,有的老师还在回放再看,反复体会课程内容、理解深刻意义。很快教师们就将课后感受上传。下面是部分教师、辅导员上传的课后感想。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更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立足本职,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不但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爱国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奋斗融入到祖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去。
——化工系主任助理张静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冯教授的教学方法,认真揣摩如何将自己传授的知识、传达的价值观让学生入脑入心。二是要学会总结经验,应搜集这次疫情期间涌现的感人事迹,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加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积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为化工系的专业认证工作助力。
——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莹老师
我们应该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的典型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精神,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真情实感,使他们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美好生活。
——化工系过控教研室主任李兵兵老师
这次疫情大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把小我融入大我,严格按照教育部党建标杆院系建设要求,针对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将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向党、向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化工系过控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晶晶老师
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政进课堂的这种形式,从根本上上为学生树立起主动担当,牢记使命的思想意识,让青年们一定要在大写的青春中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谱写责任与担当的青春之歌。
——化工系过控教研室王凯伟老师
正如秦宣教授所说,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和“机遇”,相信通过这次战疫大考,更能强化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也更能坚定全校师生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必胜信念。
——化工系过控教研室郅晓科老师
作为国家的年轻一代,作为一名预备共产党员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响应国家和支部的号召,服务和带动身边人,同时不放松学习任务,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克服疫情影响,坚决达成这项党和国家交给我的神圣使命,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学生徐晓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目光看待我国发展。在这次疫情中体现了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忧患意识。尤其是作为一名制药方向专业的大学生,我应该更加认真努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自身过硬本领,日后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的一员。
——学生裴泽宇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看完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发奋图强,积极进取,疫情面前救死扶伤 仁心仁术造福人民,最终战胜疫情,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后胜利!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学生王业成
艺术系
▲乔建生主任在观思政课
这期思政大课听完感触颇多,在这次的疫情大考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特殊时期,我们也在工作中有不同的思考,为同学们的就业工作保驾护航。“一花独放不是香,百花齐放花满园”,特殊的时期,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焦洁琼老师
在当前全民抗疫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能看到当代大学生在其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系的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中去。这也就要求我们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加不能放松思想政治的素质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做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林婉青老师
将近三个月的战斗,让得疫情得以初步控制,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能做出这种成效,日益强大的祖国,已成为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与祖国一起,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19动画专升本 冯欣
昨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通过四位老师由浅及深的讲解,让我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了此次疫情,同时也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优势,也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强有力的中国力量,老师的讲解中最让我深有体会的是冯秀军老师的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老师在90后与00后的“非典型”青春中的两个案例更是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作为当代青年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中华文明五千年何以薪火相传?靠的就是我们每一代人所担当的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在强大祖国的守护下,相信我们定能安然稳健的度过这次疫情,而我也将不忘使命,坚守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大写的青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脚踏实地,坚守使命,在责任担当中实现青春“蝶变”。
——19动画专升本 王永兵
信息系
一、师生云端相聚,共同在线学习:
二、师生畅谈感悟,共同交流思想:
不管是个人的人生之路,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之路,都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困难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我是党员, 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作为一名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也该在此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国家栽培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在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文章内容可以滑动
——刘国帅
——辅导员党员李胜向组织递交书面思想汇报
『思政大课』——不可辜负的时代
疫情
告诉国人 什么是中国的脊梁
告诉世界 什么是命运共同体
疫情
告诉国人 什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告诉世界 什么是人民放在第一位
疫情
告诉国人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感
告诉世界 中国答卷为世界抗疫提供了借鉴
疫情
告诉国人 中国人民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告诉世界 中华民族 历经磨难 不屈不挠
骄傲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人格特征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
终究
在磨难中 奋起 越挫越勇
在奋起中 青春 薪火相传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青年加油
我要加油
振奋于思政大课,20200309
——辅导员韩杨
学生的思想汇报和心得体会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真正的中国。我看到的是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国人,是为生而去拼搏。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在这一个特殊的学期,特殊的上课方式,都感到难以适应,但是我们一定要克服障碍,努力跟好老师的授课进度,安安心心在家学习。特别是准备考研的学生,更要踏踏实实复习。锻炼身体,恢复状态。面对疫情不恐慌,不营造恐慌氛围,是众志成城,重视而不泛滥,积极而不大意。青年人义愤填膺而积极向上,青年人有心报国而各司其职。疫情,当重视不当怖惧;青年,当热血亦当理性。
——2017级通信3班 预备党员高雅同学
每一次的斗争都是为了下一辈美好的明天,我是21世纪的新青年,我是中国青年,我是中华儿女,在此做出承诺:尊敬的长辈,我定会学着你们照顾我们的样子,去照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土地、我们的人民。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是让中国青年成长的战争,是让中国青年为祖国之奉献的战争,我们的行动终于验证了那句从小铭记于心的话: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时刻准备着!
——学生贾思宇
计算机系
面对肆虐世界的新型冠装肺炎我系各级学生及领导老师,都认真观看并积极讨论这场防疫公开课,深刻的了解到一线抗疫人员的不易,师生皆收获颇丰。
班级讨论截屏
支部讨论
中国人民有自信有能力战胜各种困难,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更大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次疫情使中国人更团结,使中国青年更团结、更有担当,相信疫情过后,中国将更有力量!
▲文章内容可以滑动
——韩颖畅老师
因为疫情防控的隔离措施,我国的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现在,这些经济影响在隔离一个月之后,随着逐步复工复产,也将逐渐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可能比这一个月的居家防控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巨大。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面对疫情,这些牺牲是值得的,相信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人民,相信,与我党一起,并肩作战,我们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困难。过程可能是艰苦的,但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文章内容可以滑动
——吕蔚老师
建筑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五个年级727名同学在三名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于3月9日14:30-16:30参加了思政大课直播学习。参加直播学习的还有建筑系教工支部10名教工党员,学生支部党员在各自班级内进行了学习。直播学习收效明显,师生纷纷表态
党员带头交流 同学普遍参与
▲同学线上观看
观看直播后,师生们感触颇深,随后大家纷纷提交感悟感想
疫情下的我们停课不停学,通过对直播软件的摸索和学习,不断督促自己要尽职尽责展开云端授课,以此次考验为契机,传播社会正气,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践行好我们教师职业的责任与担当。
——教工党员张慧娜
这场疫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巨大公共卫生灾难面前的应付能力,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更彰显了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最后我们每一个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和人民的大我中。待凛冬离去,雪融青草,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文章内容可以滑动
——学生党员刘一丹
任何时候,凡事都应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应对一切风险和挑战的准备。毛泽东、习近平同志提倡的“底线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与学习,能够助我们今后勇敢面对挑战并战胜挫折,经受住磨难与考验。
虽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但我们仍可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仍应认同、坚定并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防疫期间涌现出了大批的英勇身影,甘如意、吴悠等90后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自身的“小我”融入祖国和民族的“大我”之中那才是砥砺的青春。今后,我会不断查摆自身不足,比以前更有担当、更有作为,立志做一位对祖国、对社会、对新时代有用的人。
——大五学生李康
机械系
3月9日下午2:30,机械工程系党总支组织系中心组、各教工学生基层党支部以及全体同学共1400余人通过人民智云客户端、咪咕视频、虎牙、斗鱼客户端以及人民网等平台观看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通过两个小时的学习,全体师生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和社会治理的效能、传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体会。
聆听了四位导师的思政大课思考良多,收获良多。首先是坚信战“疫”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纵观历史和当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在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的,最终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第二是要反思,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最好诠释;第三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坚持党的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全国一盘棋;第四是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新一代中国青年在战“疫”中表现出来的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是当代大学生和全国人民最优秀榜样。
——机械系副主任刘民杰
我们的青年学子在这场严峻考验面前也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居家抗疫的同时,通过捐款、主动申报社区村落的志愿者、为一线工作人员子女辅导功课等形式,践行了爱国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希望经此一疫,大学生能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更应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初心、担使命,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涵养青年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17级辅导员闫飞
此次思政大课令我收益匪浅,四位专家深入浅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翔实的感人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中国在疫情面前的大国风范,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疫情中展现出强大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引我思考的是,在国泰民安的平静日子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使命感让青年一代有担当,责任感让青年一代踏实可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塑造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办公室主任、18级辅导员郭昊岩
通过四个教授的讲课,我认识到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从未自乱阵脚。众志成城,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面对疾病,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加强锻炼;学习科学知识,识别网络上错综复杂的信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坚持党的领导,认识形势,对中国充满信心;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在苦难中越挫越勇。
——17级产业设计专业3班李坤
人民网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系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
学生感想:
管理系
2020年3月9日,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教育部社科司主动作为,积极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携手人民网联合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当天下午14:30,管理系2283名师生齐聚“云”端共同收看学习。
及时部署,确保学习全面覆盖
“天涯比邻若同窗,管理师生聚云端”。管理系教工支部、四个学生党支部以及74个行政班级2283名师生遥遥千里齐聚思政“云课堂”,共同学习“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深入交流,营造讨论学习氛围
课程学习结束后,全系师生利用网络平台展开交流,围绕“制度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情大考彰显中国精神”三个主题研讨发言。
我们国家社会制度优势在于:有利于国家富强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国民安居乐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制度优势,有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管理系主任商如斌
四位教授们能把现实的疫情,把身边发生的平凡的人和事,讲出深刻的结论和道理,让人心服口服。例如:如何把全国战胜疫情的成果变成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如何让人们看到,在疫情中,党和国家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尚富兰
此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封城、全面排查、调动各方人员与物资前往湖北……当前已见成效的防控效果正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力量,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举全国之力,聚优势资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制度保证。
——17级信管专业王虹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只是医生与患者的事情,是举国上下,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生的自身责任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当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
——学生张灿
课程思政,发挥教师主体责任
作为教师,要立足于本职,落实好“停课不停学”,服务好学生,在抗疫期间,将思政课有机结合所讲授课程,讲好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殊时期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党员,战“疫”里的青春最美
在“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开课前,四个学生支部共76名学生党员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1520小时,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让每一位学生党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
学后总结,用文字诠释中国力量
在上完“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当天,管理系共形成85篇学习总结,150余篇党员学习总结材料,1600余份学习心得体会,全系师生从各自不同角度诠释思政“云课堂”下的家国情。在民族英雄的牺牲里,在不屈不挠的骨子里,在无私奉献的奋斗里……中国精神无处不在。灾难击垮不了我们,反而会让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起最强大的战斗力!
通过聆听四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全体学子和老师对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了深刻认识,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将引导广大学生坚定战胜疫情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加强理论宣讲,按照“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要求。
图文来源 /各系人民网
图文排版 /莫林泳徐彬 李涧黄祉箬
责任编辑 / 刘瑶
/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知新传媒中心 /
官方微博:@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投稿 newsmediateam@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