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各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历时一学年的2021年“天中科技杯”学术节落下帷幕。本届学术节以“团聚青春力量 科创你我同在”为主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多学生在学校的号召下,跨学院跨学校合作,结合专业特色,共同举办活动,完成参赛项目。激发了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了一大批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优秀团队和个人,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天中科技杯”学术节的号角下,我校学子以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聚焦科技前沿,引领时代步伐,共同奏响了当代天中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新时代乐章。
学术节总结
学术节期间,先后举办科研、学术讲座96场,参与学生达27526人次;学校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85项,参与学生1792人次;开展专业能力竞赛52次,参与学生达5103人次;组织开展专业能力实践活动203次,参与学生达5812人次。
天中团团们,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视频
回顾一下2021年“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吧!
荣誉表彰
向上滑动阅览
学术节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优秀事迹典型。学术节构建了“校级活动出精品,院级活动有品牌,社团活动重参与”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格局,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在校级科技创新基金的基础上,校团委联合教务处、就创业指导中心共同推荐4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和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此外,积极选拔优秀学生和作品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与专业能力竞赛,先后荣获第十届医学技能大赛金奖冠军等国家级奖项3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市级奖项55项,为我校争得了荣誉,进一步彰显了在我校成熟稳健的科技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老师同学感言
第十六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并入围国赛终审决赛项目
优秀指导教师王小莹教授寄语
(向上滑动启阅)
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作为指导教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些体会。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主动和行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可能多了解社会需求,才能深入体会创新科技对社会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在双创课题的进行过程中,能够拥有责任心,怀有责任心就是要学会坚持,创新需要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将其完成;拥有耐心,探索性研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拥有好奇心,创新是一种超前的思维,保持好奇心才能不断创新。同时,面对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知识与多学科的交叉共通是前沿热点,大学生应当加强跨学科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感知的能力,通过观察问题、关联问题,最终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广大天中学子充分利用“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平台投入创新创业实践中来,在参与过程中能够紧贴科技前沿,迎接创新挑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在“双创”时代背景中争做领军人才;注重将个人的“科创梦”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
祝福同学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洪流,勇于乘风破浪、敢于披荆斩棘,努力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第十六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获得者
20级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苗坤宏同学感言
(向上滑动启阅)
创新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要完成创新,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通过赋予项目更加深刻的内涵(包括价值和技术),来适应我们的创新需求。
当然,就我本人来说,“创新创业”贯穿了我从本科到研究生的生活,从本科期间以项目成员的身份多次参与大创项目,到如今自己作为负责人申报项目,我想这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团队角色的转换,更多的是将自己在参与项目期间的思考和经验真正转化成实践,应用在如今开展的项目研究及申报中。随着一遍遍挖掘项目价值,丰富项目内容,以及一次次和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我对于项目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越。同时在一次次的申报书打磨和培训里,我也不断学习经验,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针对文件资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提升。非常感谢我的导师以及在一路参赛路演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和启发的老师们,当然最要感谢的还是我们的精益控制团队,大家一路披荆斩棘,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一个协作高效的团队以及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师,是项目创新不竭的源动力。对于想要申报项目或者已经在进行申报项目的同学,我想说的是:没有差劲的项目,只有未被充分赋能的“原研究”(即未经完善而直接从前人处拿来的研究项目)和没有做好项目使能的项目团队。对于项目深层次意义的把握,我建议在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创新时代背景之下,真正把“四个面向”作为问题导向,厘清项目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之后,再分析项目的可成长性,考虑项目的重点突破方向。有了 “南北贯通”的项目方向,剩下的内容就是如何坚持下去,带着团队的努力,带着老师的指导,带着悉心培育的项目在创新创业的赛场上过关斩将。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天中科技杯学术节这一广阔的平台,这里有最好的老师,优越的实验环境,靠谱的科创部门,还有一群群有着共同创新创业梦想的伙伴,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好这样的平台,积极实现自我的提升和突破,攒一群富有理想和朝气的青年,敢于拼搏挑战,做不畏艰辛的创新者。
最后,借用我们项目的一段话结束分享内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们精益控制团队始终秉承着“为制药生产方式全新赋能”的发展理念,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行业科技制造水平,力求迈向智能制药新时代。
结语
本届“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同学们科技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歇,追求真知的热情不会熄灭。科技节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经验,是前进的动力,是成功的榜样,这必将激励着全体天中人整装待发,再接再励,勇攀科研高峰!天中科创没有终点,科创追梦永远在路上!
来源 |天中青年
编辑 |赵琬琪姜楠
责编 |钦林宇吉星
审编 |祁建松老师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