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纪录片《航迹璀璨》之助航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伴随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适应新形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卓有成效地推进,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1979年10月12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首都机场
1979年10月12日
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首都机场时对民航工作所作重要指示
1981年8月10日
教育部同意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改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1982年12月
民航局局长沈图专程来校传达宣讲党的十二大精神
1990年代初期的校园全景
1990年代初期的实习基地
1990年代初期的主教学楼
学校把培养民航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心工作,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机场实习
1988年12月17日—18日
以“为建设适应民航事业发展的办校新机制而奋斗”为主题,中共民航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91年8月25日,民航局局长蒋祝平(左1)
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举办运动会
学校是全国**把“两航”起义搬上舞台的单位。1981年3月,学生自发自编自演、创作排练演出了反映起义历程的原创独幕话剧《飞向光明》,同年11月22日,在天津市大专院校文艺汇演中获创作、表演各一等奖。图为原创独幕话剧《飞向光明》学生演职员团队。
学生演职员团队
1990年8月20日至10月11日,民航学院组织135名高年级学生和19名干部、教师组成“亚运会义务服务队”。服务期间,先后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国务院秘书长罗干,民航总局局长胡逸洲等领导同志的探视和慰问。李铁映说:“你们干得好,为亚运会做出了贡献。”“你们要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踏实工作,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
民航学院“亚运会义务服务队”在查询行李
杜洪增主持的“安24机翼整体油箱含裂纹上壁板的寿命分析”研究成果1990年12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于智礼主持的“斯贝512—5W涡扇发动机喘振故障研究”成果1987年7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5月7日,中国民航天津训练中心成立,主要承担飞行人员和乘务员的转机型和紧急处置能力的训练,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培训
美国波音公司
向学校捐赠教学软件
通过FAA执照考试的机务人员
与外籍教师合影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第一届全国航空器安全与适航学术会议(NCASA2021)第二轮征文通知(征稿延长至10月20日)
校史:遭受挫折 教学赓续 (1966—1978)
北校区新浴室今天开馆啦!
校史:津蜀共襄 转战南北(1956—1965)
关于国庆放假期间后勤服务保障安排和图书馆开放的通知
校史:筚路蓝缕 宏业肇基(1949—1955)
融媒体中心
排版 | 徐炳慧
校发 | 徐炳慧
素材来源 |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