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院简介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是我国空管、签派人才培养的发源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者。学院人才培养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81年成立航行系,2000年成立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空管委主任吴邦国
对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成立的批示
学院拥有民航系统首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是民航局特色专业建设牵头单位,设有中国民航签派员训练中心。学院拥有国家空管重点实验室、民航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十一五”以来,连续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成为民航科研的重要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
02
机构设置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组织架构图
天津市空管运行规划与安全管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立时间:2011年
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立时间:2012年
民航航班广域监视与安全管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立时间:2017年
03
现任领导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现任领导,右起分别为:副院长刘永欣、党委副书记丁亚楠、党委书记戴福青、院长赵嶷飞、副院长谷润平
04
师资队伍
学院目前教职工143人,专职教师118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32人、中级71人、初级2人,高级职称占比38%;具有博士学位55人、硕士学位63人,博士占比47%。拥有民航空管专家、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天津市131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第三层次人才以及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民航局优秀共产党员、民航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光荣称号。
左右滑动查看
05
学科专业
目前,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交通管理和应用气象学。
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内第一个培养空中交通管制人才的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民航局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先后于2012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民航系统首个通过此认证的专业。
交通管理专业前身是交通运输专业飞行运行管理方向,2018年获批并开始招生,是国内第一个培养飞行签派人才的专业。该专业秉持工程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培养具有一定信息管理、协调沟通、统筹规划、运行风险管控能力,胜任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类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
应用气象学专业以航空气象为特色,以“智慧气象”为目标,培养掌握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具备航空气象探测、天气分析和预报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交叉型复合型应用人才。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设有3个硕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交通运输(工程类专业学位)。以民航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发展为导向,培养掌握民航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高等专业知识和理论,具有较强创新开拓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领域以及科研院所要求的技术研发和运行管理复合型人才。
06
人才培养
截至2021年9月,学院在校生总数3023名,其中本科生2840名、硕士研究生183名。学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熟悉国内外专业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创新开拓能力,掌握民航交通运输管理岗位所需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成为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国际化、规范化的高端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学院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行业素质的养成,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国家级、天津市级和校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全部参加岗位实习,并选派优秀学生赴台湾、英国等国内外知名航空学府与企业交流学习。毕业生深受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喜爱,一次签约率均在90%以上。
07
科学研究
学院围绕数字化风险管控、尾流间隔缩减、空域精细化管理、航班时刻优化配置、航空气象预报与服务等方面展开研究。搭建了空管运行态势智能分析、国产化空管监视与风险管控、管制员操作技能自动测评与成绩管理、航空气象专业探测等多个系统平台。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形成了空管模拟仿真设备、空域规划与容量评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航空器飞行性能分析、机场运行安全与规划等多个重点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有:
空管基础研究
空管规划、规章标准:空管中长期发展规划,飞行间隔规定、军民航机场飞行程序等;
学术专著:机场运行安全、飞行间隔理论、空域规划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广域航空安全监控技术及应用”(项目牵头单位)
“广域航空安全监控技术架构及验证示范总体”(课题承担单位)
“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与风险识别技术”(课题承担单位)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
“新一代国家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通用航空飞行情报服务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空管运行智能服务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先进塔台视景模拟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高空急流-锋区耦合系统产生的飞机晴空颠簸机制研究及预报技术”
以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空管委、民航局、天津市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学院还开展了机场/空域容量评估、机场运行安全与规划、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飞行程序设计、管制员选拔、飞行性能分析、空管仿真器研制等方面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
08
学生工作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及行业特色,强化“以生为本、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悉心教育,科学管理,热情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大力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通过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通过丰富的科研学术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锻炼综合能力。坚持“面向市场、双向选择、加强指导”的就业方针,加强校企合作,一次签约率持续保持90%以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敬畏感、认同感,职业发展前景良好、发展通道畅通。
准军事化管理
全程帮扶促进学风建设
丰富学生活动
09
交流合作
学院与美国MITRE、PURDUE、EMBRY-RIDDLE、Boeing,欧洲EUROCONTROL、AIRBUS、SATSA、ENAC、ISAE,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民航单位,军民航空管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邀请国际民航组织、欧美空管等单位的专家主办了“多跑道运行”、“防止跑道侵入”、“航空风险管理”、“全球航空系统性能研讨会(GWASP)”等国际研讨会,承办“航空学会航空电子与空中交通管理分会年会”等国内学术会议。
左右滑动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建立了涵盖国内大部分民航生产单位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力保障学生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
左右滑动查看
左右滑动查看
10
党建工作
学院党委下设14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8个。现有党员227人,包含教工党员119人,学生党员108人。按照“双带头人”的标准,为各支部选强配好“领头雁”。
党员教师在李大钊纪念馆参观学习
党员教师在卢沟桥参观学习
党员教师在大兴机场参观学习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学院党委遵循“务实、贴心、开放、服务”的党建理念,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党政思想融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
学校首届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颁奖
右起第三人为空管学院教师罗曼
学院微信公众号
11
群团工作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实干能力提升,在探索“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了“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不断激发群团工作的效力和活力。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民航工会“工人先锋号”、中国民航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工会第四届“明德杯青年教职工职业道德演讲比赛”一等奖、中国民航大学工会教职工首届及第二届“精博杯”男子篮球团体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志当存高远,当为世界谋 | 2021级本专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70周年校庆】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海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航空管系统装备有限公司发来贺信!
【70周年校庆】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民航总医院)发来贺信!
【70周年校庆】北京理工大学发来贺信!
【70周年校庆】武汉理工大学发来贺信!
校庆倒计时5天!一起来看看校庆彩排现场
融媒体中心
校发 | 杨正
素材来源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