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项目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体育运动中心体育馆拉开战幕。我校教师孙庆国作为主教练,带领12名毕业生组成天津队,参加了此次比赛。
在备战阶段,我校运动训练科学学院心理调控与卓越表现研究中心胡咏梅教授带领的心理服务团队、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运动康复治疗教研室曹龙军副教授带领的运动康复团队,为中国式摔跤代表队提供了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训练,得到了教练员、运动员的一致好评。
9月13日、14日,心理服务团队先后为中国式摔跤代表队进行了两次心理训练。第一次心理训练主题为“自我心理能量的调动”。其间,胡咏梅讲解了比赛压力情境中心理应对的策略,紧贴中国式摔跤比赛中常出现的技战术实施受阻、误判、注意力集中不了等逆境,详解“心理战”招数。队员们在主讲人带领下,与自己内心优秀运动员自我意象开展深度对话,激发和巩固了运动员对比赛获胜的渴望和决战的信念。第二次心理训练主题为“训练与比赛中的我”。在体操馆,按照设定的游戏规则,运动员先后通过低、高两个平衡木。科研团队在不同角度进行录像、行为记录、时间记录,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向运动员讲解了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应对智慧。运动员则纷纷发言,释放备战中的心理压力。科研团队还分析了不同运动员应对压力的不同特点,帮助运动员了解自己、提升调节个人状态的自主性。
7月10日至9月16日,康复治疗团队针对中国式摔跤代表队运动员每天上午开展的力量训练、下午开展的技战术训练,分别通过肌肉放松、肌腱膜松解、肌肉拉伸等方式,促进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恢复。特别是针对4名受伤队员,设计个性化运动方案,帮助他们进行运动损伤康复,使队员们尽快摆脱伤病、恢复训练。其中,康复团队师生对2名腹股沟拉伤的队员,初期开展腹股沟韧带复位,后期进行离心收缩康复训练,帮助队员逐步恢复到伤前状态;为1名手腕骨错位的队员复位并开展力量训练;为1名肩胛骨疼痛的队员进行肩胛骨复位,并针对性开展前锯肌、菱形肌训练,加强其肩胛骨的稳定性。
供稿:运动训练科学学院、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