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优秀教师
第二医院卢悦淳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二医院麻醉科科主任。从事危重患者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曾被评为院级“十佳医生”。多年承担麻醉理论授课,承担留学生理论授课10余年,2021年度麻醉学理论授课学生反馈排名第一。作为板块负责人组织天津市2020年麻醉学术年会“规培与教育论坛(暨第五届规培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作为通讯作者指导研究生发表文章11篇,2018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
第二医院孙俊杰
主任医师,第二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教师。获得医院“十佳医生”、第13届中文讲课竞赛二等奖、第7届英语讲课竞赛三等奖、技能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和教师教学优秀奖。将 “思政、思德”“以学为中心”课程设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获得课堂教学教案比赛一等奖和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临床组三等奖。获得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届“中国医师节”特别贡献奖和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脱贫攻坚专项奖励个人记功。
第二医院晏东波
第二医院ICU主管护师。被评为天津护理学会“优秀护理工作者”,天津市“千名优秀护士”。获得医院第24届及25届教师讲课赛三等奖及二等奖,年度“教育教学优秀奖”。思政教案被天津市教委评为优秀思政教案,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已立项。天津首批赴鄂医疗队队员,获评湖北省人民政府“最美逆行者”、天津医科大学“抗疫最美白衣天使”。
第二医院张 亮
医学博士、骨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带教热情,注重临床思维培养,尽可能给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在综合素质培养中,推荐学生阅读医学相关的人文书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工作之余,和同事一起努力,花费5年时间,将师生优秀材料总结归类,编辑出版《你好!医学生》思政教育书籍。
第二医院 张 璐
医学硕士,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积极承担各项教学工作,并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完成课程思政教改课题,获得校课程思政讲课赛一等奖和教学创新赛一等奖,发表多篇教学论文;深入思考和研究信息化时代下课堂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营造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朱宪彝纪念医院 常 柏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足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教师,他总是倾囊相授,不仅向学生传递临床经验与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善于启发学生,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科研方面,他勇于探索,主持并完成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不同级别课题,所参与项目先后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先后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
朱宪彝纪念医院 李 晶
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朱宪彝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言传身教,深受广大年轻医师的欢迎。同时,积极投身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作为讲师参与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的基层人才糖尿病专业培训,并于2020年参加天津对口支援承德市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培训以及2021年蓟州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朱宪彝纪念医院 赵 伟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朱宪彝纪念医院痛风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投身临床医教研工作。他立德树人、孜孜不倦,不仅积极带教临床实习的本科生,还作为导师组成员协助指导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完成学术论文。2017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后,独立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曾荣获“天津医科大学临床专科建设贡献奖”,被市委组织部作为“担当作为”典型进行表彰。
口腔医院黄 昕
院团总支副书记,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教研室教学秘书。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一作2篇,主持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院级科研课题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年均授课90余学时,深耕教学、恪守师德、追求卓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2015年获中华口腔医学会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2021年入选卓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
口腔医院骆树瑜
教研室教学秘书,教学一线工作11年,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在教学工作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强,曾多次在校级、市级及全国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获奖,学生评教成绩优秀,荣获市教学先锋岗称号。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教学论文和SCI学术论文12篇。
口腔医院 张 娟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研室副主任。从教20余年,奋斗在教学一线,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7门课程授课。教学中重视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曾获校教师教学优秀奖。积极组织《口腔修复学》国家级一流课程及市医学重点学科申报,勤耕教材建设,参加5部教材编写,承担多项教学课题,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培养硕士生29名,支援西部教育,主讲继续教育讲座,获全国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教案奖。
眼科医院 杜 蓓
眼科学博士,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低视力学》编委,2019年入选卓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先后在《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创新大赛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2021年主讲课程《低视力》入选天津医科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生评教位列学院排名前30%,在2020-2021年度所授《视光学与视觉》课程,学生评教排名学院第一。
眼科医院 李文博
玻璃体视网膜科副主任医师,眼科教研室负责人。在教学工作中,负责《眼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眼病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注重教研室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作为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其中《眼病学》获得2021年天津市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坚持教学、临床、科研全方面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积累扎实的知识储备,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服务。
眼科医院 林婷婷
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眼视光学教学秘书,承担管理和带教工作,关爱学生成长,鼓励学生开拓视野敢于创新。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足部骨折后靠轮椅拐杖仍奋战在医教研一线。援甘期间,引进先进技术,教授当地医生掌握专科手术,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中新生态城医院 王梦义
注重教学改革、团队建设,多方面做好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规范,理念先进,互动活跃,获评最受学生欢迎好老师。建院之初创建教研室,严格管理、认真督导、科学提议。发明并使用“互联网+精准教学法”,整合人文与临床课程。新冠疫情期间强化教学培训,参与标准化病人培训,与多家单位合作教学项目。
精神卫生中心 王丽莉
热爱教学培训工作,认真履行带教教师的职责,严格按照带教工作要求完成带教任务。对学生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并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其学生不仅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特征病例的治疗方法,且无一起医疗责任事故,也无一起违纪违规操作行为。
精神卫生中心 寻知元
主任医师,精神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用心理学硕士生行业导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医院心境障碍科(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有长期临床及司法鉴定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政治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全面成长,教学治学严谨。
一中心临床学院 初玉芹
新生儿科主治医师,儿科教研室教学秘书及教学干事。长期从事危重症新生儿救治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科研工作。承担天津医科大学本科生理论课、实习等教学工作。2018-2019学年获医院优秀授课教师三等奖。
一中心临床学院 刘 艳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围产医学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工作及胎盘源性相关疾病的基础科研工作。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本科生的妇产科学中英文教学工作。2017年获得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首届优秀中青年人才”;2018年获得天津市卫健委高层次人才选拔项目“青年医学新锐”;2021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临床组一等奖、教学活动创新单项奖。
一中心临床学院 王 建
外科教研室教学干事,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在为学生讲授理论课时,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分享临床经验,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与创新能力;还以真实病例为依托,锻炼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2010年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2019年度、2020-2021年度荣获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优秀授课教师奖。
供稿| 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
编辑 | 韩翠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