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优秀教师
基础医学院邓艳秋
病理生理学教授,国家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一流课程负责人,从教16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获国家级奖励多项。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等多项大创课题,在全国大赛获一等奖7项。指导青年教师在全国授课大赛获奖。获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资助,发表论文20余篇。
基础医学院 李 光
从教38年来,始终把做一名爱岗敬业、学生拥戴的教师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追求。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指导多名本科生开展科研,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7项、科研立项4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获经费资助2300余万元,发表论文60余篇,编写教材12部。
基础医学院 李 娟
副教授,免疫学系党支部书记,入选学校卓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第二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主持并完成校院级教改项目5项,其中1项被评为校优秀“自主学习”课程;作为整合实验课程负责人积极参与临床“5+3”整合课程改革;重视科研促教学,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各一项。
基础医学院刘 奔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师,生理学科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生理学教学工作,爱岗敬业勤奋努力,积极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参加的《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虚拟现实实验》获批成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生理学》获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近5年主持完成教改课题4项,获得学会和校级教学奖4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奖3项,并多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和最受学生欢迎教师。
基础医学院王启明
解剖学系副教授。致力于解剖教学的改革实践,带领学生开展“二次解剖”,最大化发掘大体老师的教研价值。创建“天医解剖之家”公众号,全程助力解剖课程学习。教学中注重思政与专业的有机融合,组织开展“纪念世界解剖学日”活动,学校、中国解剖学会和世界解剖联合会进行报道。参编教材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近三年主持完成市、校和院级课题多项。发表教学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获奖多项。
基础医学院 尹永强
药理学系副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混合课程主要成员,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主持多项校思政课题及教改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期刊会议论文五十余篇,SCI收录论文6 篇。多次获国家级、市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等奖,2021年获国家课程创新大赛天津赛区副高组一等奖。
基础医学院 张丹芳
教授,硕导,从事病理学医教研工作,承担大学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研究生及留学生教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京津冀重点项目1项等。发表SCI通讯作者论文5篇,第一及共同第一15篇,最高IF为9.77。参编教材专著3部。参与课题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指导研究生6人,参加总医院病理科临床外检主检工作。
基础医学院 张利军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教授,病理生理学党支部书记、从事一线教学15年,基础医学院课程思政专项指导分委会委员,病理生理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5+3”整合课程《泌尿生殖系统》课程负责人。获教师教学优秀奖、全国病理生理学讲课竞赛优秀奖、天津市教学竞赛二等奖;主持教改课题6项;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4项,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主持并完成国家青年基金1项。
公共卫生学院杜 汋
博士学位,公共卫生学院社医教研室副主任,市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指导本科生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三等奖各1项,连续两届荣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两次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教师”。近3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5篇,荣获“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研究成果”二等奖。
公共卫生学院高 磊
医学博士,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0年主持校级重点教学课题 “预防医学微专业”《全生命周期健康》。2019年荣获学校“课堂思政”课堂创新大赛基础组二等奖和“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奖。2020年参与讲授的《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获评天津市一流课程。2021年荣获学校首届课程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累计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0余篇。
公共卫生学院 王百齐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始终把教书育人、理论实践、创新科研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师生一致好评。曾获2018年学校最受学生喜爱教师,2019年校级优秀教师,2019年校级课程思程大赛三等奖,2020年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2021年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公共卫生学院张绪梅
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书记。近五年参编教材2部,主持校、院级教改课题各1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主讲教师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
药学院 李 璐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教学督导组专家。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待教学工作始终高标准,注重探讨教学新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年均承担教学工作500学时。作为支部书记,注重研究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针对研究生群体特点开展活动,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药学院乔 卫
坚守教学一线,不断探索“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及实验内容的改革创新,作为课程负责人主讲《天然药物化学》获批为市级一流课程。以科研促进教学,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7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和教材9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指导本科生获得全国创新成果三等奖,“挑战杯”市级一等奖、三等奖,荣获天津市大学生优秀指导教师。
药学院 乔 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基础化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三层次),和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入选首批卓越教师发展计划人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华医学会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课题3项,企业横向1项。发表SCI论文36篇,教改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全国药理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市级奖项15项。
药学院 张 骏
从教33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三尺讲台,先后承担本科、研究生和夜大学等多层次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完成多项教学改革;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对标“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作为临床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将个人发展与组织需要结合起来,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建设和学系教学管理工作倾注心血。
护理学院卢 琦
讲师,学院外事专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市教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5篇。担任3门专业课程负责人;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3项;参编教材3部。曾获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及优秀班导师称号、主持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9年度校科技奖励高水平论文、参与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5/12)、中华医学会2018年度医学教育百篇优秀论文一等奖(2/5)。
护理学院王 岚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卓越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教师,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持教改项目省部级1项、校级3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参编教材5部。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曾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参与课题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王索刚
副教授,坚守教学一线,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讲授5门专业基础和选修课,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主持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全国生医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智能医学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1项;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郑旭媛
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教研室主任。教龄28年,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作为课程负责人,《生物建模仿真》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完成2项天津市教学研究课题。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培养研究生17名。
供稿| 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
编辑 | 韩翠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