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运动训练科学学院师生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20奥运会小轮车及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竞赛心理能力提升攻关研究》项目结项。该项目作为国家队科技服务项目,凭借竞赛心理能力提升和竞技心理调控服务,助力中国选手钟天使/鲍珊菊夺得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
2018年8月,我校运动训练科学学院心理调控与卓越表现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凭借为多届奥运会、全运会提供心理攻关科技服务的优异成绩,在众多体育院校的科研团队中脱颖而出,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小轮车和场地自行车备战2020东京奥运会心理服务项目。3年来,我校科研团队师生为小轮车和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开展系统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心理团队使用“催眠技术”和“正念训练技术”,有效促进运动员身体和意识的统一,提升了运动员捕捉瞬息变换的自行车赛场时机的能力,使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能够大胆准确完成动作;自主研发的心理复建技术,帮助易受伤的自行车项目运动员降低伤痛治疗中的疼痛,消除重返赛场做动作时的不良记忆,解决了受伤后的心理康复难题;自主研发的心理状态监控技术“运动员大脑信息处理评估技术”,帮助教练员科学判断运动员赛前出现的脑功能疲劳状态,并通过团队提供的心理疲劳恢复术,为运动员做赛前身体和心理放松训练。我校科研团队专业化、精细化的心理服务工作,得到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
下一阶段,我校心理调控与卓越表现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将勇攀竞技心理调控的学术和实践高峰,通过开发“运动员卓越运动表现促进心理训练技术”,助力更多优秀运动员取得卓越运动表现。
供稿:运动训练科学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