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人物专栏第三十九期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艺考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2021-8-07 21:02:34 文/王子轩 图/黄浩然

关注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是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于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再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

峥嵘岁月

勇尝野草

在红军长征时期,由于条件艰苦、缺衣少药,在进草地二十多天后,红军弹尽粮绝。没了粮食,有很多战士都病倒了,急需寻找食物和药材。为了能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在野外环境中,找到能吃的野菜是很困难的事,有时吃了到了有毒的野草,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张思德在“尝百草”的活动中,总是抢在前头。见到一种草,他总是首先尝一尝,找到一种能吃的草,然后马上去告诉兄弟单位。有一回,一名战士采了一些类似野萝卜的植物,张思德怕它有毒先尝了尝,结果,他脸色发青、呕吐、浑身无力……张思德慢慢醒来后,模模糊糊地看见战友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张思德被调到延安枣园,担任毛主席的警卫。为了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张思德每天都把毛主席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主席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主席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主席能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档,如毛泽东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毛主席休息。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为了悼念张思德,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注: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甜酱精选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精彩视频—

2017毕业典礼|珠江版《成都》|肆月快闪

—大国工匠—

古法技艺|中联制造|两把刀|国家博物馆

—珠江视角—

拒绝诈骗|珠江新变化|跟着《人民的名义》学英语

—优秀专题—

请多指教|你,彷徨吗?|珠江一线牵|实习基地

—马季杯相声展演—

马季|“马季杯”新闻发布会|“马季杯”圆满结束|大学生


图文|胡金杨

排版|胡金杨

审核|校检部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天津本科院校-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百年党史人物专栏第三十九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