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日 医咖说丨关于高血压 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天津医科大学,艺考

天津医科大学

2021-7-21 03:21:18 文/裴雨婷 图/郭梦瑶

关注

60%。据估计,到2025年高血压患者人数将增加15~20%,即接近15亿人。

全球高血压患病率、患病人数增长迅速,给世界各国均带来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高血压损害的主要器官:心、脑和肾脏,是其严重并发症的根源,积极做好血压管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

天津医科大学

今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的柴艳芬主任通过文字给我们解答高血压最常见的几个问题。

何为高血压?

1.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2.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家庭血压测量,收缩压≥135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5毫米汞柱(较诊室测量低5毫米汞柱);

3.白天动态血压,收缩压≥135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5毫米汞柱;或24小时平均值,收缩压≥13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0毫米汞柱。

天津医科大学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几个展开性概念:

1.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是指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一般指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并伴有进行性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脑病、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嗜铬细胞瘤危象、子痫前期或子痫等。

高血压急症危害严重,通常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人体重要器官进一步损害。

2.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是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急性靶器官损害。患者可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等。

3.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是高血压急症及亚急症的总称。

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总体的发病率不高, 占高血压患者的1%~2%。但高血压急症发病急、预后差,研究显示,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达6.9%,发病后90天死亡率和再住院率高达11%和37%,其中1/4是由于反复发作急性严重的高血压。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长期有效的血压控制,才能避免重要器官损害、减少高血压急症发生,改善高血压预后!因此,早期识别高血压、管理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

天津医科大学

如何自我识别高血压:

1.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或颈部僵硬不适时;

2.当出现失眠健忘或近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时;

3.当经常哈欠频频,提不起精神,困意难解时;

4.当遇事易激动或性情急躁,不易控制情绪时;

5.当出现心慌气短、胸闷和胸痛,且活动或上楼加重时;

6.当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蒙数秒钟后恢复正常时;

7.当阅读或使用电脑出现头晕或眩晕时;

8.当单侧肢体麻木或出现短暂性肢体活动不灵活时;

9.当走路时摇晃不稳或突然摔倒时;

10.中老年人反复自发性鼻出血时。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考虑是否患有高血压了,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手段:

1.诊室血压测量——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的标准方法;

2.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小时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3.家庭血压测量——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

高血压患者用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问我,每天几点服用降压药为好?

天津医科大学

这要看您选用的降压药类型、长效还是短效和血压波动情况。通常,健康人体24小时血压波动呈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血压的两个高峰时间段分别为06:00~10:00和16:00~20:00;低谷出现在夜间01:00~04:00。但每位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规律也不同,有些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持续升高,有些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间断升高,因此用药时间也不同。最科学的办法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个人动态血压监测类型选用降压药和决定服药时间。例如,动态血压监测报告“持续性双期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时,您可联用β1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等)和钙通道阻滞药(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等),服药时间不必纠结,您何时方便用药,就固定那个时间服用即可;报告“间歇性双期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时,您在联用上述两种药时,需要结合您血压升高时间及降压药起效时间来决定何时服用。例如,您的血压09:00开始升高,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自服下起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分别在服药后2.5~5小时和1.5小时。因此,您就需要大约提前2小时(即07:00)开始服药。如果没有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那就只能先按正常健康人血压波动规律服药,即06:00前服药。为了更科学、更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还是建议尽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后再决定服药时间。

医咖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

柴艳芬

主任医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长期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医疗工作。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九届常委兼信息化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1-3届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天津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和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国家卫健委急诊质控专家组成员,天津市急诊质控中心主任,《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医学杂志》《中华全科杂志》《临床急诊杂志》等杂志编委。

擅长心肺脑复苏、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及基础研究,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和急性中毒诊治,急诊超声诊断。在心血管急诊超声诊断方面有较丰富经验。主编/参编国家《急诊医学》(英文版留学生用书)、本科生和长年制《内科学》《急诊医学》《急危重症超声诊断学》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0余部。主编/参编《实用危重病医学》《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内科基本功》《临床麻醉学》等临床参考书十余部,科普著作6部。发表论文数十篇,SCI收录10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项。

New

医学与人文

关于高血压,中国传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早有论述——“咸者,脉弦也”。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就是喜欢吃咸的人,常可出现脉气紧张之象,也就是表现为血压升高。这或许是人类医学史上关于高血压最早的病因分析与诊断标准了。

天津医科大学

号脉是传统医学重要的诊断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

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医大师吴咸中院士在为病人诊脉

当然,实施脉诊对医生的个人能力和经验都要求颇高,因此,现代医学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为直观和精确的测量方法。1733年,英国人史蒂芬·黑尔斯发现了血压,他自制一根弯曲的玻璃管,将管子插入动物的动脉,测量血液可以上升到什么高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血压计”。

天津医科大学

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为测量血压奠定了科学基础。

天津医科大学

史蒂芬·黑尔斯(Stephen Hales,1677–1761)是一位拥有一双巧手的英国牧师。他除了是测量血压的第一人之外,还发明了几种设备,包括呼吸机,气动槽和用于去除膀胱结石的手术钳。他认为,“如果科学是推理的艺术,那么仪器则愈简单就愈好。”右图描绘的是黑尔斯在测量动物血压时的场景,虽然获得了数值,但被测量的动物也将失去生命。

为了改进测量血压的方法,避免对身体的侵害,奥地利医生冯·巴什在1881年发明了一种机械化的新型血压计。到了1896年,意大利医学家里瓦·罗基在测量血压的探索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发明了一种更为简易的袖带水银血压计。这种血压计由橡皮球、橡皮囊袖带、装有水银的玻璃管3部分组成,而且不会损伤血管,但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差,而且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

天津医科大学

塞缪尔·西格弗里德·卡尔·里特·冯·巴什(Samuel Siegfried Karl Ritter von Basch,1837–1905)和他发明的血压计。

天津医科大学

希皮奥内·里瓦·罗基(Scipione Riva-Rocci,1863~1937)在操作他发明的新型血压计

1901年,神经外科先驱哈维·库欣医生将罗基的血压计带到了美国,改造之后在医学界进行了推广。1905 年,血管外科先驱,俄罗斯的尼古拉·科罗特科夫医生在在测量血压时,联合使用了听诊器,将舒张压测量纳入进来。这一改进,使血压测量飞跃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直到如今仍然是血压测量的基本方法,使得临床测量血压既准确,又安全。

天津医科大学

左图为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1869–1939)

右图为尼古拉·科罗特科夫(НиколайКоротков,1874-1920)

如今,随着电子血压计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应用于血压监测,人类对血压的掌控又进入到了一个全新时代。温故而知新,人类从诊脉开始,借助技术进步不断追求精准和便捷,但宗旨始终都在于实现健康与幸福。

天津医科大学

2021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控制血压、稳住幸福”

医学人文学院 唐健

供稿丨医政医管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韩翠玥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天津本科院校-天津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健康日 医咖说丨关于高血压 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