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专业介绍|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

天津美术学院,艺考

天津美术学院

2021-7-19 01:58:26 文/孟若熙 图/常诗琪

关注

▲2021毕业作品纪实

▲2020毕业作品纪实

关于我们

About Us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MMAD)成立于2014年末,其前身为数字媒体艺术系的移动媒体艺术专业方向,现隶属于实验艺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百分之九十有海外留学背景,分别留学自法国、英国、美国、韩国、德国。副教授3名,讲师4名,助教1名。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在系学生127人,毕业生347人。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为天津市高校战略新兴专业,建系以来,在教学、科研、毕业生就业率、师生归属感、集体凝聚力,以及服务地方创意产业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教学特色。科技媒体艺术领域教学与科研能力位列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同类专业第一梯队。在日常教学以外,我系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进行不少于10场学术讲座及行业分享,2019年举办首届天津科技媒体艺术论坛,2020年举办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等。

建系以来,师生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天津市政府“感知天津”城市APP项目、天津国际设计周开幕投影秀、天津天塔跨年投影秀、艺术天津、艺术合肥、天津城市投资集团、马自达汽车、天津中石油、奥迪汽车、首农集团、央视等知名企业的交互设计项目。在校生及毕业生在历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博览会、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赛事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生多就职于知名互联网平台或媒体艺术展览、展示机构(如新浪、百度、阿里、腾讯、网易、央视及各大卫视、丝路视觉、澜景科技等),以及任教于新媒体艺术类高校等。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专业定位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天津美术学院

以交互艺术为切入点,强调交互艺术的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论,初步形成以【交互艺术+创意编程+智能艺术】的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具有 【艺术理念与科技思维】的跨媒体复合型艺术创作人才。移动媒体艺术专业站在艺术与科技的交汇点上,为数据时代人们的智能化、情感化生活,从艺术的角度提供创意性的内容,探索移动媒体范畴内的一切媒介语言和艺术表达的可能性,实现移动媒体艺术对当下社会的介入与思考。探索符合时代的媒体艺术创新经验和艺术表达方式。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夯实以美院造型为依托的美学基础,大胆实验移动媒体艺术样式和媒介,强调实验性、交互性和学科交叉性。实验性体现在对移动媒体艺术创意性内容的无限探索,体现在对移动媒体未知媒介的开拓。一切创作实践都是强调对数字化生存,互联网生态的思考与创新。交互性体现在虚拟网络与实体空间之间,人机之间、 艺术与科技之间。交叉性体现在以计算机、物理学、光学媒介、 电子媒介、 心理学、人体工程和传播学基本语言的交叉与整合实验。

教师团队

Mentor Team

天津美术学院

刘姝铭

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跨媒体语境中的

交互艺术、互联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

蒋旎

研究方向:多元影像空间的构建与创作、

经典文化与新媒介的融合与传播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

张欣

研究方向:数据可视化、数字交互视觉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

马良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与设计研究 —— 关于

科技时代背景下的观念与艺术表达方式

天津美术学院

王国俊

研究方向:数字产品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设计、社区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设计、

设计战略等领域

天津美术学院

孙峰

研究方向:虚拟现实艺术交互体验

天津美术学院

赵宏伟

研究方向:现当代艺术批评、新媒体艺术、

程序艺术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

马煜煇

研究方向:数字产品交互设计、用户

体验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天津美术学院

张书恒

方向工作室

Direction Studio

现有物理交互艺术创作方向、数字交互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工作室。

数字交互专业方向工作室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对数字化产品的创意与开发,包括界面设计(UI)、交互设计(Ixd)和用户体验设计(UX) 的教学和创作;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生态和移动媒体艺术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创作;基于混合现实、增强现实、虚拟现实(MXARVR)的研究与创作作为当下教学、科研的重点。

物理交互专业方向工作室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主要依托于物理交互硬件(如单片机、电子原件及感应器等)和计算机程序语言,在当代艺术语境下,以互动装置艺术为载体的教学和创作,同时,包括智能可穿戴创意产品的研发,着重指向未来媒体,如智能艺术、生物艺术、数据艺术等。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主干课程

Main Courses

移动媒体思维基础 /

移动媒体交互界面 /

移动媒体交互逻辑 /

移动媒体技术实践1(例如HTML5) /

交互影像与声音 /

移动媒体技术实践2(processing) /

动态影像语言 /

虚拟艺术表达 /

专业创作(例如浪费在互联网上的时光)/

专业创作(例如旧电动玩具改造)/

专业创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创作)/

专业创作(移动媒体项目创作与运营全案)/

专业创作(移动媒体项目思维与创作)/

专业创作(例如地点媒体创作)/

专业创作(虚拟现实表达)/

数据可视化艺术/

交互艺术表达等课程。

毕业生的职业规划

Graduates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多年来,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媒体艺术修养、兼顾科技思维、以及人文综合素质的毕业生。他们良好地掌握移动媒体艺术专业思维、理论和技能,能够进行此类艺术创作、研究,艺术媒体资产运营及从事艺术教育和其它艺术工作;具有多维、未来前瞻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专业艺术人才。多数毕业生就职于知名互联网平台或机构(如新浪、腾讯、百度、阿里、网易等);就职于媒体艺术展览、展示公司、新媒体艺术机构(如丝路视觉、澜景科技等);媒体传播机构(如央视、各大卫视等),也包括从事媒体艺术项目策划、运营、管理及培训工作,或就职于媒体艺术高校或媒体艺术培训领域;亦不乏有从事以虚拟艺术和移动媒体本体语言开发和创作的职业艺术家或设计师。其中,出国进修和考研深造的毕业生比例亦较大(包括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法国塞尔奇美院、巴黎美院、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国内外艺术类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部分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移生万物——移动互联网艺术档案研讨会(2017)

2017年10月19日-21日,我系主办了移动互联网艺术档案研讨会暨系列学术讲座,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与艺术的关系等议题。参与研讨的嘉宾有:艺术家陈学刚,腾讯研究院助理院长程明霞,策展人、自媒体人梁克刚,青年艺术家林科,青年学者梁舒涵,艺术家刘成瑞,青年艺术家罗苇,策展人、艺术家马永峰,法国新媒体艺术家STEPHANE CABEE,艺术家、自媒体人信王军,策展人、媒体理论家张海涛。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嗨2045”未来主题新媒体艺术联合创作营 (2018)

2018年11月19-21日,我系发起“嗨2045”未来主题新媒体艺术联合创作营 ,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勇、数据可视化艺术家任远、交互创意工程师、of course创意编程学院创始人程鹏,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张增增、艺术家林万山、黑科技网红主播自媒体人刘炎,与我系学生一起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主题工作坊。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第六届天津国际设计周开幕投影show

2019年5月10日在天津国际设计周开幕式上,由我系刘姝铭老师带领学生团队倾力打造开幕秀,此次的3D Mapping投影秀通过【聚】、【变】、【通】三个篇章贯穿了天津的过去、现代和未来。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首届(2019)天津科技媒体艺术论坛

2019年5月19日,由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和“PENCIL新媒体学院”联合发起了一场关于艺术、科技媒体的学术论坛。该论坛同时邀请到了来自科技艺术领域的学界、业界和年轻的创业团队。力图打破几者之间的壁垒,搭建一个崭新的对话、合作平台,从地方美术院校的角度,让科技媒体艺术在天津这座传统又现代的城市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2019艺术合肥当代艺术季——“重生”多媒体投影艺术show

2019年10月,我系刘姝铭老师带领学生创作团队历时近一月倾力打造“重生”mapping多媒体投影秀。分为【救赎】、【自由】、【生命】、【重生】四个篇章。深度挖掘“监狱”这一特殊IP的精神内涵和外延。结合多媒体舞蹈、立体多维的声、光、电的虚实影像表达,礼赞生命与自由。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首届(2020)天津跨媒体艺术教育论坛

由我系发起的主题为“重构”的(RECONSTRUCTION)首届(2020)天津跨学科媒体艺术教育论坛于2020.11.14-11.15在线上如期举行。与来自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20多位重量嘉宾(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学者等)在线上共同探讨“跨界中的媒体艺术教育实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科艺融合”、“艺术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从电子音乐到音乐新媒体”、“量子思维影响下的智能设计本体论”、“物联网与艺术:新的表达与体验”、“生物艺术的道德标准及审美价值”、“未来网络生态中的媒体艺术教育何为”、“超时空视觉”。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国家青年艺术基金项目(敦煌)

《惊鸿之殿-遇见莫高窟最古老石窟》“敦煌艺术沉浸式影像展”系我校获批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课题项目系列成果,课题负责人蒋旎副教授带领师生团队历时三年,借助虚拟现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全景呈现,践行以“艺术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传播”。以“北凉”这个时间节点为切片见证敦煌文明的传播与延续,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流转。“惊鸿之殿”以创新媒介艺术与东方美学作重要融合,将画面内容根据史料研究成果和多元文化深度解读并还原,以数字全景再现千年壁画和石窟。以期在对浩瀚的敦煌学理解与研究中,与“最古老石窟”对话。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致敬生命拯救者:天塔“光影行为艺术”

2021年新年伊始,蒋旎老师带领学生:柳世军、林迎、冯子毅、苏鹏、曾宇璇、张瑞宇、李文芳、管天浩,通过真实拍摄+动作捕捉+轨道镜投影在415.2米的天津地标:天塔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又暖心的“光影行为艺术”,以此来致敬拯救生命的白衣天使。在现场呈现时,使用轨道镜等前沿的硬软体媒介来保证实验过程与现场呈现的真实度。投影机配载自主编程的轨道镜系统进行建筑体投射,画面最高点达260米,也使得这件作品成为在投射范围、设备使用极简性上的一件代表性投影作品。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当所有的生命遭遇危险之时,真的勇士必会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愿2021的美好如期而至。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展览&讲座

近年来我系先后邀请科技媒体艺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开展学术讲座40余场,包括许仲敏、MARTIAL CHMIELNA 、IRINI PAPADIMITRIOU、陆蓉之、王功新、黄心健、李四达、张天伟、梁克刚、陈学刚、李子勋、石可、信王军、刘成瑞、郑达、田晓磊、王泡泡、富源、石冠哲、LXU、叶甫纳等;同时我系学生参加了诸如艺术天津、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全国大学生艺术博览会、西安、深圳创客节天津青年美术节、平遥新媒体艺术节、国家青年创客大赛、全国好创意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学术活动。

优秀毕业生作品(近三年)

ExcellentGraduate Works

天津美术学院

# 2021

《回响》

作者:胡婧飞

种类:装置

尺寸:180×100x70cm

指导教师:马良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是否感受过在家庭中,每个人做的都是无害行为,但是却依旧会产生错误行为与不公?被时间强行抚平的伤痕,如同断骨后重新接起的愈合期,重新生长的部分比骨头更加坚硬,却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更加易碎。当缝补与拆卸成为家庭的主体,当自身成为家庭的旁观者,如何重启一次沟通?

天津美术学院

# 2021

《呱呱噪》

作者:刘欢

种类:交互装置

尺寸:90×480cm

指导教师:赵宏伟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创作说明:

总有一些讨厌的人说着讨厌的话,作品选用鸭子嘴带来的聒噪对此加以消解,通过戏谑的方式来排解语言攻击对人们造成过的压力与伤害。嘴巴连接了光敏传感器,靠近后挡住光源鸭子嘴会更快更吵,就像一些人远看挺烦人的,走进一看发现,更烦人了呀!遇到这种人只管远观图一乐,不要让他影响我们的心情。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2021

《 ν 》

作者:袁帅(左) 文泳超(右)

种类:交互装置

尺寸:280×200×200cm

指导教师:马良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黑洞和瞳孔,一个是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一个是呈现倒像的器官。黑洞的另一端是什么?我们所见为什么是正像?或许可以假设“黑洞”连结着我们的“大脑”,物质与意识本为一体,我们所见万物以一种当下被称作“光”的形态传递在我们体内,而我们体内又是万物本身。

我们给这种假设形态命名为

ν

天津美术学院

# 2021

《变形记》

作者:梁嘉慧

种类:装置

尺寸:156×210×210cm

指导老师:赵宏伟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创作说明:

变形在未知中显现,发生脆响而后假装不在意的自动复原。恰似神话故事中,换皮肤如同换外套一样,简单又迅速。变形不是偶然发生,它属于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那么谁引起了这样的变化?谁在变化?变化是如何进行的?

天津美术学院

# 2020

《进化体》

作者:邹键安

种类:AR

尺寸:无限

指导教师:蒋旎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我们和机器之间,其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我们正在迎来,生物和机器联姻的时代,这整个世界的物质,都是可以打通的。人类、机器、互联网,都是打通的。大家都是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在同一个序列里进化的东西,叫进化体。进化体的演化过程就是整个地球的主题曲。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文明称为硅基文明,那么与它相对的物理上的城市空间称为碳基空间,那么未来的城市将会走向一个硅碳合基的状态,城市将升级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新物种。

天津美术学院

# 2020

《赛博乌托邦》

作者:王翔宇

种类:综合

尺寸:2mx2m

指导教师:刘姝铭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作品视频链接:

https://www.网址未加载/video/detail?id=134386#!zh

创作说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我们开始疏远现实世界,转而将我们的目光投向手机屏幕里那个似乎更加丰富,新鲜和真实的虚拟世界。我们通过朋友圈来了解新朋友,通过手机相机来欣赏烟花和表演,通过谷歌地图判断自己现在站在何处,旅行的目的变成了找到漂亮的背景以便发出好看的朋友圈照片。随着我们对媒介过度的依赖,如今真相与存在已被符号所取代,我们与现实的关系由人——物的关系变为了人——符号——物的关系。我们的一切将从媒介中存在,在媒介中被感知,我们逐渐将自己拖进一个于由数字符码组成的“超真实”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的生活将围绕着媒介而展开,而现实世界的意义却在不断的被消解。

天津美术学院

# 2020

《新物演化》

作者:左暘

种类:装置

尺寸:100*400*400cm

指导老师:马良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人类未来可能实现的是万物互联的形式,时间概念渐渐扁平,空间也会随物而变;肉体、机械、信息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维度;可能出现有机物和无机生命合一的现象,并且身体的“过时”让我觉得肉身、数据、代码、机械会有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或者演化方向。

天津美术学院

# 2020

《局》

作者:赵静怡

种类:H5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王国俊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作品H5二维码

创作说明:

基于当下,各式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呈零散、多元的趋势,即碎片化。信息堆积与过多不确定性,使我们在当下信息社会的“漩涡”中无法持续保持平稳的心态去理解它,而是逐渐迷失于信息潮流之中。

作品通过呈现空间内符号性信息的不同运动形态,探讨个体处于碎片化语境下,如何看待自身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作为当局者的我们,能否看清这“局”?

天津美术学院

# 2020

《TAGS》

作者:赵慧婕

种类:H5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张欣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天津美术学院

▲作品H5二维码

创作说明: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则是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作品使用H5交互程序表达,灵感来源于目前网络环境对话的标签化行为,人们在交流前已经为对方预设了标签和立场,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在作品中代表观者的人物随使用者的手势向前,在不同语境下与他人相遇碰撞交流。

天津美术学院

# 2019

《符号#》

作者:刘泽

种类:装置

尺寸:130*130*260cm

指导教师:刘姝铭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网络作为无限延展的第二空间,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信息与数据。作品通过实时爬取网络热搜榜,并基于国际中文标准电码表,将公众热搜话题数据二次转码,得到象征当前时刻热搜数据的单个汉字符号,并将汉字符号实时打印且随之销毁。旨于表达对公众网络行为与网络信息数据的生成与消解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天津美术学院

# 2019

《共生》

作者:沈茂

种类:装置

尺寸:400×200×300cm

指导老师:刘姝铭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中西方不同哲学体系下有其不同的方法论。该作品我以东方人的视角,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中挖掘其精神内涵,为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讨论给予一份东方思路。

天津美术学院

# 2019

《湿润的知觉》

作者:李凌云

种类:装置

尺寸:100×100×300cm

指导教师:马良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创作说明:

从水汽充盈的南方而来,我的身体习惯那样“潮湿”的浸润。这是一种看不清的、似乎无法触及的东西。然而又能真实感受到了它的气息、它的手感、它的温度、它且轻且深厚的重量。这便是那份潮湿。

来到北方,“干燥”占领了我的生活,令我感到不适。由此,异想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凝望与感受这熟悉的潮湿,熟悉的温润。

感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天津美术学院

来源| 移动媒体艺术系

编辑| 赵靓婧 黄怡昕

审校| 马雨超 王金阳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天津本科院校-天津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天津美术学院-天美·专业介绍|实验艺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