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 四史我来读
诵读介绍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教思政厅函[2020]11号)的总体安排,山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导师工作室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第四季接力诵读活动,此次诵读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旨在推动全校师生学好历史,知古鉴今、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
诵读有我
06:14
06:14
正文朗读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刘飞诵读:
诵读者介绍
我采矿工程系刘飞,来自山西临汾,我喜欢的一句话是:没有新故事的人才会怀念过去。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六、建设美丽中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为什么要大力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涵与未来愿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战略及任务总要求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回答学生们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位,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一条,把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理念,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按此指示,中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及的意见》,对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明确规定。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年8月和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以及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八个方面的改革。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环境财政、环境价格、生态补偿、环境权益交易、绿色税收、绿色金融、环境市环境与贸易、环境资源价值核算、行业政策等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
(三)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中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紧盯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碧水保卫战。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占35.8%,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地表水1一Ⅲ类水体比例为71%,好于年度目标2.6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中,2018年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74.6%,比2012年提高5.2个百分点。到2018年,中国完成了2.5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方针。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是十分必要的。2017年10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
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6年10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作出部署;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
(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量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0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23.3%和27.5%。
(六)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16年9月6日,中国作为2016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坚持《巴黎协定》,积极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路径,100多个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与中国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积极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已为沿线国家培训绿色丝路使者2000人次。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理念。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