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接力诵读第三十五期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2021-5-26 14:57:46 文/邵菲 图/蔡雨婷

关注

重走长征路 四史我来读

诵读介绍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教思政厅函[2020]11号)的总体安排,山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导师工作室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第四季接力诵读活动,此次诵读的主题是“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旨在推动全校师生学好历史,知古鉴今、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

诵读有我

正文朗读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高帅帅诵读:

诵读者介绍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我是采矿工程系的高帅帅,来自山西吕梁,今年19岁,平时喜欢听听音乐跑跑步。我对人生的态度是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四:文化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取得新成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纳入中国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全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领域。同时,各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纷纷建立,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青少年广泛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发明创造活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全社会普遍践行。201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根据此方案,全社会普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活动、平安中国建设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文明旅游活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扶贫济困活动、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公众人物“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有力支撑。中国自古重视德育、重视家庭。2015年,全国25个省区市研发、编成500册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以此推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和用中华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完美人格的工作。各类学校开展了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全面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含量。各地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家风家教培育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共十八大以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制度化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或修改了《国歌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英雄烈士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慈善法》等一批法律,将爱国奉献、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上升到法治高度。2014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导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使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制定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融合起来。

(二)繁荣文化事业

2014年2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两方面任务。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群众文化机构44521个、博物馆4721个、公共图书馆3166个,比2012年分别增加645个、1652个、229个。“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尤其是国家针对贫困地区实施的“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项目”“流动文化车配备项目”“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等项目,推动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有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17年的4.29%,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文艺创作领域,习近平于2014年10月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室谈会,强调文艺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精神为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会后,全国艺术工作者陆续奔赴基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采风创作、慰问演出,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文艺作品。

(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倡导人类文明互鉴。2019年月15日,他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为了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中国完善了国际传播体系。2016年,央视旗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成立,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提供英、西、法、俄、阿、韩6种外语和朝鲜、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是全球唯一使用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不间断对外传播的电视媒体,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还在Facebook 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海外四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中国文化”账号,加强与海外公众互动交流。

中国文化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2012年以来,中国作家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雨果奖、国际安徒生奖等文学领域奖项。京剧《白蛇传》、实验京剧《浮士德》、昆曲《牡丹亭》、豫剧《程婴救孤》、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中国经典文艺作品唱响世界舞台。2012年以来,1600多部中国影视剧被译成36种语言,登陆100多个国家的银幕荧屏。以“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活动受到国外民众的普遍欢迎。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城市举办了2000余场活动,海外受众突破2.8亿人次。

中国也散开怀抱,学习各国优秀文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类文化节、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竞技、旅游推介等活动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频繁开展。中外学者深度交流;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两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在中国召开。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还开创了教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品牌活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专科院校-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重走长征路四史我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接力诵读第三十五期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