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97】淮海战役精神

关注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

精神内涵

敢打必胜、

科学决策、

勇于担当、

团结协作、

依靠群众。

淮海战役

精神介绍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长江以北的淮海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筹指挥下,在广大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援下,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密切协同、英勇奋战,以伤亡13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55万余人的辉煌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国民党军精锐主力丧失殆尽,连同辽沈、平津战役一起,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淮海战役中形成的“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的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艺考

02

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图为淮海战役五前委合影

艺考

03

淮海战役打响后,解放军9纵队27师79团在追击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到沂河时,被拦住了前进道路。10名战士在冰冷的河中用肩膀托起木板,架起了浮桥。部队由此顺利过河,全歼敌人两个团。1948年11月26日,新华社随军记者黎明在《大众日报》上刊登了通讯《十人桥》,使“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图为“十人桥”战士浮雕

艺考

04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指战员们虽然由于连续行军作战而极度疲劳,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为人民解放而战斗。图为蚌西北阻击战中党员战士带头表决心

艺考

艺考

05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数百万支前民工和亿万人民群众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身后,用血肉之躯开辟了第二战场、另一个前线。左图为淮海战役期间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右图为记录支前模范唐和恩支前历程的小竹竿

艺考

06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凤凰山东麓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9个大字,塔四周的围廊上刻有领导人题词和3万余名烈士名录。图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精神解读

精神本质

艺考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

一、 敢打必胜精神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决战条件最不成熟、战斗最为激烈的战役。兵力装备上,60万对战80万,劣势装备对战优势装备;作战对象上,国民党军占据兵力、装备的双重优势,精锐部队多,并在防守方面具有“相当顽强的战斗力”;计划部署上,经历了徐东会战的“小淮海战役”到南线决战的“大淮海战役”以及贯穿战役全过程的敌变我变、敌不变我亦变的复杂变化;作战方式上,三个阶段均为从运动战始到阵地战终,追击、阻击、包围、攻歼,作战方式不停转化;作战时间上,数十天连续、疲劳作战等,要取得这样一场战役的胜利,首先需要敢打必胜的精神。

从决策层面看,敢打必胜精神着重表现为敢于决战、敢于胜利的求战意志和非凡胆略。战役发起后仅四日,最高统帅部与前线指挥员即根据战况发展果断定下“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的决战方针;战役中,毛泽东以“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的气魄因势利导,推动战役发展,前线指挥员始终将此战视为“我主力在江北大量歼灭敌人有利时机”,及时提出作战目标和方案,以“不怕打烂建制,不怕伤亡”、“烧铺草”、“即便打光”也在所不惜的决心指挥各部坚决完成任务。从指战员层面看,敢打必胜精神体现在面对一切敌人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有我无敌、不怕牺牲的顽强战斗作风上。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12余万人,3万多中华儿女、49位团以上干部献身疆场,是三大战役中伤亡最大的战役。英模人物不胜枚举,英雄壮举感天动地,正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文中的描述:“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敢于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毒气,冒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逐村逐屋激战,一沟一堡争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表现了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讲话中提出人民军队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淮海战役作为人民军队血性与胆魄的历史呈现,其蕴含的敢打必胜精神,必将激励全党全军,锻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担当”的“四有”军人,“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在实现新时期强军目标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再铸辉煌。

二、科学决策精神

淮海战役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定决战方针、扩大阶段作战目标的战役,决策层次多、数量大、范围广、难度大。无疑,正确决策是任何战役获胜的基础,但对决战条件不十分成熟的淮海战役来说,决策者的主观指导作用更显重要,淮海战役中的科学决策由此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科学的决策理论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淮海战役中,决策者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指导,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决策唯一的出发点和遵循的根本原则。决战决策是对国共实力、军政素质、人心向背、指挥员主观指导能力、精神士气等进行辨证分析后做出的;战役作战方针和部署是根据全国形势和战况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和确定的;决策贯彻执行,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既坚决坚定又灵活机动。可以说,谋、断、战的全过程,就是实事求是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的过程,以科学理论、科学方法指导决策实践的过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正确决策的保障。淮海战役决策系统中,中央军委是全国战场的最高决策者,从全国战局出发调整、裁决各战略区的决策;中野、华野首长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为淮海前线最高指挥机构,华野、中野前委为各野战军的指挥机构,根据中央战略意图,结合本战区具体特点,作出切合实际的战役计划,完成决策过程中的目标选定、拟定可能的供选方案。战役重大事项均有中央和前线指挥员共同商定,由中央军委最终决定。战役第一阶段首歼黄百韬兵团、战役第二阶段首歼黄维兵团等,都经历了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的反复磋商,最终由军委电示确定。同时,军委赋予前线“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你们临机处置,不要请示”的临机处置权,前线指挥员也总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凭借深厚的军事修养,遵循科学理论,围绕中央意图,积极的机断专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战役决策的主观指导与战场客观实际的两相符合,保证了战役决策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这一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在于,在战略决策和战役决策中谋与断的分开,决策的高度民主和上下的高度互动融合,处处闪耀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战争年代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进行决策活动的民主风采、理性光辉与务实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在视察淮海战役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赞叹淮海战役的胜利依靠一批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将帅之才”。无疑,拥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灵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的本领,正是这种“才”的核心所在。

三、勇于担当精神

淮海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60万战胜80万、歼敌55万的战役奇迹的创造,离不开解放军指战员勇于担当的伟大精神。

勇于担当精神表现在牢记使命、敢于承担责任,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政治品质上。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曾三次“斗胆直陈”,就战略防御阶段的内线作战问题、战略进攻阶段的华野用兵方向问题、战略决战阶段中淮海战役的若干重大问题,向中央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对华东、中原战局乃至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粟裕便提出淮海战役的建议,战役发起后不久又提出“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的南线决战,直接推动了淮海战役的发展与胜利。淮海战役中的中原野战军,人数少,装备差,为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全军上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决战决胜。邓小平表示:“在淮海战场上,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照样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战役第一阶段,中野为配合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担负牵制阻击黄维兵团、蚌埠李刘兵团等的重任;战役第二阶段,华野为配合中野围歼黄维兵团,兵分三路,兵力使用几近极限。每个阶段的胜利都是参战者胸怀全局、勇挑重担的结果。勇于担当还表现在服从命令、坚决执行,直面困难、攻坚克难的战斗作风上。战役中,广大指战员服从命令听指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战斗任务,“十人桥”的故事、炸药发射筒的广泛使用等都是生动的事例。这些足以展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大党员干部和指战员,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不顾个人得失,敢于立军令状,敢于承担责任,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任务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的从政准则,“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勇于担当精神,是革命传统,更是时代呼唤,作为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质,将以永恒的生命力,激励每位党员干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踏实践行自身的责任和担当。

四、团结协作精神

淮海战役为两大野战军和两大军区联合作战,战场范围跨越战区,组织协同繁杂,高度协同是联合制胜的关键。正如刘伯承所说:“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有时需要几个纵队协同作战,有时甚至需要两个野战军配合作战,没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没有指挥上的高度集中统一,没有步调上的绝对一致,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高度协同和步调一致必须依靠团结协作精神的粘合。只有精神才能够让人在变化莫测的战斗态势下,机动地、快速地无缝对接,成为“像金属一样高度熔合”的整体。

淮海战役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基于共同理想、全局观念、严明纪律基础上的毫无保留的主动协作与配合,其凝聚和激发出的无穷战斗力,是解放军克敌制胜的法宝。60万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与地方武装团结,力量大到像毛泽东所说的“不只是增加了一倍”;基层官兵团结,力量大到以一当十,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解放军与其背后的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543万民工、9000万人民的军民团结,力量可以大到缩短战争进程,推动历史的车轮,正所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战役中每一个战术的运用、每一项部署的完成、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敌多我少的情况下,局部兵力优势势必导致局部兵力的劣势。围歼黄百韬兵团时,在其西、西北、西南、东等均设有配合牵制部队,围歼黄维兵团时,华野南北两路阻击徐州和蚌埠之敌,另有5个纵队直接加入中野作战。某种程度上,淮海战役胜在团结,国民党败于倾轧。对每场战斗来说,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出持之以顽强的战斗力,是战胜强敌的主要原因。围歼黄维兵团的大王庄战斗中,华野7纵、中野6纵指战员并肩作战,以“要活就活在一起,要死就死在一块,为人民服务,牺牲是光荣的”的精神,浴血两昼夜,最终取得胜利。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共中央致电祝贺,指出:“凡此巨大战绩,皆我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与战斗员,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前后方党政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所获的结果,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慰问”。

习近平总书记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力量。淮海战役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已深入军心、民心,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将激励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事业中,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从胜利走向胜利。

五、依靠群众

淮海战役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支前区域最广、动用民力物力最多的战役。淮海战役中群众性支前的地区,包括当时中原的豫西、豫皖苏,华东的胶东、渤海、鲁中南、苏北、江淮,华北的冀鲁豫共8个行政区,济南、潍坊、郑州、开封、洛阳以及在战役中解放的徐州、商丘、连云港等城市。在约35万平方公里、近亿人口的地区,“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支援什么”,“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成了千百万人民的自觉行动。胶东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带了一根在旧社会讨饭用的小竹棍,每到一地就刻上地名,支前结束时竹棍上刻满了山东、江苏、安徽三省88个城镇和乡村的名字,总里程近5000里,成为百万英雄民工战斗历程的象征。中原、华东、华北冀鲁豫解放区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我军作战,出动民工约543万人,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55000付,牲畜767000头,船8500只,前方使用粮食43400万斤,各行政区筹运粮食96000万斤。战役最后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达到1兵9民。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把革命战争的胜利定义为“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取得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典范。

淮海战役蕴含的依靠群众的精神,表现为坚持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唯物主义史观,坚持“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群众利益至上。淮海战役正是为了人民利益而举行的战役,是符合人民群众意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正义之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民心,说到底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大利益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为广大群众谋利益,是党的包括群众动员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解放区进行的彻底土地改革,解决了广大农民生存问题,战争中,一面打仗、一面建设,“耕战互助”等方针,禁止无价派差等指示,在战争条件下最大程度的维护了群众利益。依靠群众的精神,还表现在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上。当年,各地纷纷建立健全支前组织,以打造系统工程的科学态度和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将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中,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动员工作,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动员政策、制度,再到群众中去宣传、落实、检验和完善。对群众路线的深入彻底和认真贯彻,使党的各项动员工作一开始就建立在了科学严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淮海战役支前运动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中体现了那一时期党员干部的组织力、领导力和凝聚力,体现了求真务实,率先垂范,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体现。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在视察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时,总书记感慨道:我们要守护好人民的江山,好好回报人民。淮海战役依靠群众的精神,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全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路线的宝贵经验,永远值得每个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淮海战役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场战役中的展现。面对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诸多困难,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很多渠道和途径,淮海战役的案例特点和典范价值,无疑使淮海战役精神的弘扬具有了直接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之一,60万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经过66天的浴血奋战,打败了80万国民党正规军,歼敌55.5万人。

淮海战役精神基本要旨有以下几个方面:

听党指挥,信念坚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在淮海战役中,听党指挥、信念坚定是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前提。在决策淮海战役过程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高超智慧得到充分展现。在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下达后,人民解放军各参战部队坚决听从中共中央和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闻令而动,遵令而行,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是一场恶战,在总前委召开的各纵队首长会议上,邓小平表达了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是可以取得全国胜利。”

团结协作,决战决胜。淮海战役是由中原、华东两支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部队共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协同作战。虽然参战部队多,隶属不同指挥机构,但是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团结协作,决战决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迅速形成集团作战、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为了配合华野作战,中野集中4个纵队全力攻取宿县。经过四天激烈争夺,全歼国民党守军12000余人,切断津浦铁路徐蚌线。

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淮海战役中,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重兵的疯狂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兵力、武器装备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充分发扬勇挑重担、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前仆后继,与敌人血战到底。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双堆集歼灭战中,邓小平代表总前委向各纵队首长庄严宣布:“人人都要有烧铺草(即牺牲)的决心!”最后的决战到来了,中野某部十连在西马圩子遭到敌一个团的围攻,伤亡过半,连长、指导员先后牺牲,排长代理指挥,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大部队赶到,部队只剩下两人。

军民同心,众志成城。淮海战役中,包括安徽人民在内的解放区人民提供的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援,是人民解放军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相上前线,妻子送丈夫、男青年推迟婚期当支前民工的动人事迹,在中外战争史上谱写了旷古未见的人民战争的壮丽诗篇。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淮海战役中,累计支前民工543万人,其中江淮和豫皖苏人民共出动民工160万人、担架12.5万副,筹集粮食2.1亿斤、柴草5.3亿斤。陈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由此孕育而成的“小推车精神”是淮海战役精神中最动人的篇章。

精神意义

硝烟散去,江山如画。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构筑了穿越时空的精神高地。当年革命先烈为之浴血奋战、为之牺牲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美好追求,正在淮海大地化为生动的现实。淮海战役精神,也正在激励着我们沿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瞻仰纪念塔、参观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艺考

来源 / 网 络

责编 / 赵治国

编辑/ 程一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办公室新媒体管理中心

微信号:SXGJSW

投稿邮箱:5691389@163.com

联系我们:程一芳(微信号chenyifan88),卫婷(微信号diedaodemogu)

温馨提示:在浏览“【中国精神97】淮海战役精神”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专科院校-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中国精神97】淮海战役精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