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47】韶山精神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艺考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2021-8-16 01:57:08 文/邱翔 图/蔡海阳

关注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

精神内涵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1959年6月,阔别家乡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招待所的煤油灯下挥毫写下《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精辟概括和高度赞扬了韶山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199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考察韶山时挥笔题词:“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精神解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是以“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一大批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毛泽东同志和韶山无数革命前辈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断培养、积累而形成的,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韶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坚定信念是韶山精神的灵魂

“韶山五杰”之所以“闳中肆外,国尔忘家”,毛泽东之所以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革命战争年代韶山之所以有近1600人为革命献身,共产党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夫志,气之帅也”。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敢为人先是一面旗帜,一种气魄,一种力量

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让思想冲破禁锢,敢于作常人所不敢为之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是韶山人民的骄傲,毛泽东是敢为天下先的杰出代表。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群众时,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这块土地上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从那时起,韶山人再也不信坟山八字,只相信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一代又一代的韶山人,正是秉承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把韶山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无私奉献是韶山精神的核心内涵

无私奉献精神,是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韶山老一辈革命家留给韶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韶山走出的一代伟人,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的六位亲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五位成员都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用无私奉献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合群奋斗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从延安写信给韶山人民,指出“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合群奋斗”,正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党成立不久,毛泽东就依靠“合群奋斗”,成功地领导了湖南的工人运动。毛泽民、毛泽覃、贺尔康等韶山青年就工作在毛泽东身边,直接感受了“合群奋斗”的威力。

开拓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韶山精神的动力源泉,是韶山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完成全面建设和率先实现小康韶山的目标,全市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用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用开拓的勇气担当重任,用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辟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精神解读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坚定信念——新时期胡兰精神的基石不屈不挠——新时期胡兰精神的灵魂敢于担当——新时期胡兰精神的本质勇于奉献——新时期胡兰精神的精髓

坚定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最大追求,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

不屈不挠,就是要要面对落后永不服输,面对困难永不气馁,面对群众的期望永不懈怠,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

敢于担当,就是要把为人民群众造福谋利作为第一追求,把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作为第一目标,不怕得罪人,不怕担责任,不怕别人背后议论。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发展稳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上,冒着风险也要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群众检验的工作实绩。

勇于奉献,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方方面面的细节做起,为当地的发展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单位争先创优,做出了一流业绩;每个企业做大做强,创出了名优产品,贡献了更大利税;每个村实现了发展、保持了稳定;每名党员干部立足本职,踏实工作,维护了共产党员的形象和声誉……这些都是弘扬了胡兰精神,践行了群众路线。

精神意义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赏心悦目,遂奏韶乐,引凤来仪,故而得名。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风物耐人思。”开国元帅叶剑英参观韶山时留下的这两句不朽诗篇,不仅恰当地表达了到韶山参观者的虔诚心情,而且是对韶山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绝妙写照。“山川资俊秀,时势造英雄。”韶山又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它用自己灵秀的山水哺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它也因为毛泽东而名扬天下。在湖湘文化的影响下,在毛泽东的感召下,韶山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铸就了足以影响中国历史的韶山精神。韶山,更是因为这种革命精神的折射而光芒永照。

韶山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简而言之,就是“牺牲、奋斗、创新、奉献”8个大字。韶山人民用实际行动创造了自己的光荣历史,铸就了韶山精神。无论是在残酷的斗争岁月,或是在和平的建设时期,韶山人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那种战天斗地的豪情,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感日月。韶山不仅有毛泽东一家牺牲的6位亲人,而且出现了“韶山五杰”: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并先后有100多位先烈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韶山人又以一种特有的“自豪感”,以“争光精神”和“争第一”的思想观念构成了自己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进的主旋律。

韶山人的确也争得过许多“第一”。

----韶山成立了湘潭地区第一个互助组;

----韶山成立了湘潭县第一个农业初级合作社;

----韶山成立了湘潭县第一个农业高级合作社;

----韶山成立了湘潭县第一个消费合作社;

……

所有这一切,给韶山涂上了基准色,即韶山那火红的色彩,也为韶山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所以,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回想往事,顾盼今朝,夜不能寐,心情激动不已,最后形象地将韶山精神概括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韶山是新中国开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生地。韶山精神研究由韶山所在地湖南湘潭地区的干部、群众发起,并受到当地党组织重视,这是很自然的。而人们研究韶山精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韶山精神是毛主席亲自培育起来的,它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人们研究韶山精神,已有不少成果。有的引用毛主席《七律到韶山》的诗句,把韶山精神概括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有的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韶山精神主要体现为“牺牲、奋斗、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它体现为“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①] 有的认为,韶山精神,是以“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一大批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等。[②] 这些概括是研究者们分析大量历史资料形成的,已在很大程度上提炼出韶山精神的内含。不过,要理解韶山精神的实质和特色,我们仍有必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继续深入研究。笔者相信,对韶山精神分析得越深入,越符合历史实际,它就越能闪耀出灿烂光芒,汇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韶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韶山精神根植于中华大地,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共性。在唯物史观看来,民族精神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反映社会存在,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一般来说,昂扬向上和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坚强意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刻苦精神,“勤则不匮”、“戒奢以俭”的勤俭风尚,经世致用、躬身实践的务实态度,“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道德追求,凡此等等,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中共党的十六大曾对中华民族精神做过精辟概括:“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③] 千百年来,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艰险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④] 对此,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⑤] 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也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近现代有了新的升华。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思想和作风之中,诸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革命和拼命、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坚持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五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六十四字创业精神”[⑥];以及广大群众赞誉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当然,也包括韶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既保持优良历史传统,又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容。可以说,它们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相结合的结晶。

韶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培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并在韶山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的思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理解韶山精神,既要认识它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又要认识它产生于韶山地区的特殊性。

韶山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特色

韶山精神产生于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地区,当然具有地方特色。但这不是通常的地方特色。在唯物史观看来,韶山精神是与毛主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贡献结合在一起的;尤其是与他在韶山地区亲自用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农民阶级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这种伟大创举,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韶山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特色。

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史,历来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主力,而农民阶级则处在被动的地位。然而实践表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农业国,城市工人阶级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要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是不能成功的。毛主席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及其相互关系,深信中国农民阶级中大多数的贫苦农民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成为革命的力量,并与工人阶级结成工农联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物质基础。实践表明,毛泽东思想最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武装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发动亿万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伟大胜利;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又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韶山精神的典型特色就在于它是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毛主席在自己的故乡,亲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启发韶山地区的农民阶级中先进分子的觉悟,促成它们走上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道路。不少学者把韶山视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验田”,这是有道理的。可以说,韶山精神正是这块“试验田”的精神成果。因此,韶山精神渗透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

弘扬精神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深刻理解韶山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就能深刻理解韶山精神的无产阶级性、革命性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就能更自觉地维护和弘扬韶山精神。韶山地区的**说得好,韶山人一定要为毛主席争光,一定要按毛泽东思想办事。为此,我们相信,韶山人民在继承和发扬韶山精神上,有希望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愿韶山地区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能不负众望,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韶山精神的“红色圣地”。

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具体工作做起;对本岗位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带头示范作用;我们的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社会的中流砥柱,无私奉献是党性党风的体现,是党员的行为准则。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要继续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奉献精神的内涵是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弘扬奉献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赋予它时代新的内容。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绝不是讲个人利益,而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鼓励人们干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能、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唯有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对发展和开拓创新内在联系的认识,不断增强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各种挑战的本领,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风气,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竞争的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动力,是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探索的意识;面对难得机遇和严竣挑战,我们不仅要有干事的激情,更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手段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就要树立实干的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表率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努力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领袖与韶山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上屋场。1910年毛泽东闯出乡关,开始了救国救民、上下求索的革命生涯。1921年,他回韶山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外出干革命。1925年,他重回韶山亲手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韶山成为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1927年,他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经典著作。1959年,他回到故里,感慨万千,写下《七律·到韶山》。1966年,他最后一次回韶山,在“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住了十一天。

毛泽东建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

1925年6月的一个夏夜,就在上屋场毛泽东卧室阁楼上,毛泽东亲自主持了入党仪式,介绍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入党,并宣布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成立,由毛福轩任支部书记。自此,毛泽东在韶山播下了革命火种,把韶山地区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点燃了起来。

毛泽东五回韶山

1910年早秋的一天,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此后,毛泽东一生多次回到韶山。

28岁·一回韶山

教育亲人干革命

1921年,是中国历史开辟新纪元的一年。毛泽东和其他几位革命先驱,正在酝酿一场震惊世界的事业。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毛泽东身上,这一年7月,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12名创建人之一。父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相继辞世,这一年春节刚过,毛泽东身穿一件灰布长衫,一双青布便鞋,领着小弟毛泽覃一道回到了韶山冲上屋场。而这次回乡,他把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和弟媳王淑兰带上了革命的道路。

32岁·二回韶山

亲建韶山党支部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以“养病”为由,携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孩子岸英、岸青回到韶山。这次回乡,他建立中共韶山党支部,从此韶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

34岁·三回韶山

考察农民运动

1927年1月4日至10日,毛泽东第三次回到了韶山。在韶山考察的六天,毛泽东亲身感受到家乡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发出了“农民运动好得很”的感慨,并将韶山“泥脚杆子”的斗争经验写入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光辉著作。

66岁·四回韶山

走村串户搞调研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建国后首次以主席的身份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调研。当日,当地3000多名**获知消息后从四面八方涌进韶山冲欢迎毛主席。毛泽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腾。夜深人静后,毛泽东伏案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73岁·五回韶山

深居“西方山洞”

1966年6月18日,就在一场政治暴风雨来临前夕,毛泽东第五次回到了故乡韶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滴水洞住了11天。

韶山英雄儿女

韶山不仅有毛泽东一家牺牲的6位亲人,而且出现了“韶山五杰”: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先后有100多位先烈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毛泽东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在韶山这块只有21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598人为之献出生命,现在已正式认定为烈士的就有142位。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宝贵生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泽民

又名泽铭,字润莲、咏莲,曾化名周彬,1896年4月3日出生,毛泽东的大弟弟。曾经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新疆财政厅代厅长。1942年9月17日,盛世才端出蓄谋已久的所谓“共产党‘四·一二’阴谋暴动案”,将毛泽民等人软禁后投入监狱。1943年9月27日,时年47岁的毛泽民等人宁死不屈,被盛世才秘密杀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泽覃

原名泽淋,字润菊、咏菊,1905年9月25日生,毛泽东的小弟弟。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是我军最早的一位猛将”(邓小平语)。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毛泽覃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1935年4月25日,他带领部队突围,在瑞金县黄缮口附近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杨开慧

乳名霞,字云锦,1901年11月生于长沙县清泰都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她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夫人。1920年初,杨开慧进入长沙福湘女中进修班就读,并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运动。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在一师附小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湘区执行委员会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后关进司禁湾陆军监狱,受尽各种酷刑。敌人要她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马上可以获得自由,遭到杨开慧的严词拒绝。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岸英

名远仁,曾用名杨永福,1922年10月24日出生在长沙清水塘,他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1950年10月,毛岸英主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日,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渡江入朝,任志愿军总部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分管收发电报工作。11月25日,上午11点钟左右,四架美军轰炸机掠过总部向北飞去,后又突然返回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顿时,一团浓烟烈火吞食了整个作战室,毛岸英当场牺牲,时年28岁。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泽建

乳名菊妹子,1905年10月生于韶山冲东茅塘(今韶源村东塘组)。因家境贫困,她童年就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曾担任妇女运动委员、游击队长。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改名为毛达湘,前往衡阳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就义于衡山县城南门外马庙坪,时年24岁。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楚雄

名远大,号造时,1927年9月8日出生于长沙小吴门松桂园,他是毛泽覃与周文楠的儿子、毛泽东的侄儿。1946年8月在中原突围中,化名李信生(作为警卫员)与干部旅旅长、原军调部第九执行小组我方代表张文津、干部旅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前往西安与胡宗南谈判。行至宁陕县的东江口镇,被驻扎在这里的胡宗南部六十一师一八一团无理扣押。8月22日深夜,敌人将他们三人及农民向导,惨无人道地活埋在城隍庙河边的沙坝里,楚雄时年仅19岁。

韶山五杰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韶山,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工作,发现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政治热情和阶级觉悟高,在与从安源煤矿回乡的共产党员毛福轩商量后,决定把他们作为韶山的革命骨干培养,依靠他们去发动组织贫苦农民起来革命。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福轩

派名思梅,化名恩灏。1897年4月29日生于湘潭县韶山冲龙坝湾(今韶山乡韶源村韶西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毛泽东上两辈族人。1922年秋,经毛泽东介绍,毛福轩加入中共湘区委员会主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半工半读。同年冬,受毛泽东派遣到江西安源路矿和毛泽民一起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末,毛福轩从安源回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6月任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书记。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钟志申

又名振响,1893年6月8日生于韶山钟家湾(今韶山乡韶北村)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秉性刚强、颇有胆识的钟志申,带领家乡几十个农民,毅然闹起了反抗地主成胥生强迫农民预缴20年“烟灶捐”的斗争。斗争失败后离家出走于江、浙一带,为谋生计去当兵,后不堪打骂逃回家,将全家搬至杨林的汤家湾。1925年2月,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钟志申激情满怀支持协助。同年6月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庞叔侃

1905年2月29日生于韶山花园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庞叔侃由毛泽东介绍到中共湘区委创办的湘江中学读书,接受革命理论。1925年回韶山协助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夜校。同年6月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年底回韶山,先后任中共湘潭(韶山)特别区委书记、特别区农协委员长、湘潭县农协执行委员、韶山农民自卫军总指挥、湖南工农义勇军中路军参谋长兼支队长等职,领导农民向土豪劣绅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斗争。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李耿侯

原名勋铭,又名谷。1889年11月27日生,韶山陈公桥(今韶山乡韶北村)人。李耿侯8岁启蒙,读书10年。毕业后在织布坊织布3年,后在衡阳税务局工作两年,因不甘为虎作伥,辞归故里。1924年起,先后执教于永义郑氏族校、韶山冲李氏族校。1925年2月,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李耿侯利用任教的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组织农民运动,成为农运组织领导者之一。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韶山总支委员、中共湘潭(韶山)特别区委组织委员、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雪耻会执行委员、湘潭(韶山)特别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和农民自卫军负责人。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毛新梅

派名泽澎、号锡纯,1886年8月4日生于韶山瓦铺子(毛氏宗祠侧)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春,经毛泽东介绍,随毛泽民去安源煤矿,任工人俱乐部消费合作社店员。工作之余,深入工棚巡诊行医,协助毛泽民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元月因父病逝回家奔丧,正值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他利用行医治病的机会,向乡亲们宣讲安源工人运动情况,并被选为湘潭特别区第三乡雪耻会负责人。1925年6月入党。

来源 / 网 络

责编 / 赵治国

编辑/ 程一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办公室新媒体管理中心

微信号:SXGJSW

投稿邮箱:5691389@163.com

联系我们:程一芳(微信号chenyifan88),卫婷(微信号diedaodemogu)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专科院校-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中国精神47】韶山精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