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析丨《悬崖之上》

临汾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艺考

临汾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

2021-5-27 07:15:09 文/邵菁 图/卢晓东

关注

临汾市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

张艺谋的新片《悬崖之上》在五一档大获成功,一马当先。的确,放在如今的国产类型片市场来看,这是一部难得的精品,但如果放到张艺谋作品的序列里来看,却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老谋子创作能力的下降和他在试图努力紧跟时代风潮时的吃力。

先说说本片的优点,《悬崖之上》最大的优点在于拍出了间谍工作的日常感。

这一创作意识尤为难得,本片让我们意识到,原来间谍工作离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近。它不是超级英雄式的童话遐想,而是曾经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日常的恶和日常的善——正因为其日常,所以其间的勾心斗角才令人细思极恐,其间的舍生取义才显得更加伟大。

我方的四个间谍一登场,彼此告别时,表露出来的是两对恋人之间的小爱,是与爱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张译饰演的间谍领导张宪成甘愿冒险潜入哈尔滨城来执行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揭露日军731部队的恶行,也是为了回来找自己失散的儿女。

这些英雄人物身上表露出来的日常性,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信仰所赋予他们的强大力量,这种血肉丰满小人物身上展现出来的伟大人格才是今天我们真正应该去努力倡导和认真呈现的主旋律。

同时,日伪的几个军官,彼此之间称“老金”“老周”,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生活也极具日常感。

临汾市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

这四个反派中,对金志德的刻画尤其成功。

金志德在枪决犯人前也会借喝酒缓解紧张情绪,面对周乙的盘问,这个小职员也会表露出一种听公司前辈训话的唯唯诺诺的状态。在老周的车子打不着火时,作为一个朋友,他也可以毫不戒备的邀请对方坐自己的车走。

抛开阵营问题和政治立场问题来看,金志德这个小人物简直就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刚刚入职大公司的小员工。很多观众在观影时甚至会因为看到他闹出的种种糗事而发笑,足可见这个小人物的可爱。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影片一开场就开枪处决了三个犯人,在这之后也多次表现出他作为一个特务的多疑和作为日伪体制帮凶的残忍性格:漠视生命,迫害正义人士。

他身上展示出来的可爱与细微的善良,是他作为一个个体的善良本性,而他身上的种种恶的一面,则彻彻底底的揭露了汉娜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他自愿的依附体制,做体制的工具人,漠视世间的公平与正义。

而这个小人物最后的结局也极具讽刺性,金志德万万料不到,连自己也会沦为这台恐怖的政治机器的牺牲品,在日伪政府眼中,他其实始终只是一个棋子。局长未必不知道他不是叛徒,但这并不妨碍局长拿他的生命来向上级交差。

这样的人物塑造模式会纵容观众将批评与指责的矛头指向这些个人,而没有意识到应该引导观众去思考其实真正邪恶的也许未必是具体的个人,而是个人背后的体制机器。

再来说说影片的缺点。本片作为张艺谋导演第一次谍战片创作尝试,依旧暴露出了他在这个类型电影创作领域方面的诸多不成熟之处。

很多观众、网友和影评人夸奖这部电影是一部出色的谍战片,是国产谍战片在《风声》之后的又一神作,但我认为,大家会如此喜欢张艺谋的这部新片,更多还是因为他惯常的视觉美学风格又一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不得不承认,仅从影像美学和视听风格的角度而言,张艺谋都是今天中国拍电影最能拍出“电影感”的顶流导演。

临汾市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

《悬崖之上》中漫天的大雪,强对比感的色彩配置和宏大的动作场面都是张艺谋身上最广为人知的作者标签,放在今年的五一档来看,这样一部在影像风格上极具电影感的电影也确实比同档期的电影高出太多太多。

但这些表面的优点并不能遮蔽掉张艺谋对谍战片的理解不足的问题。

《悬崖之上》的影片节奏不可谓不快,人物的对话极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惊险的大场面动作戏——雪地刺杀、火车上的侦查与反侦查、老爷车追车戏、巷子枪战……

整个剧情结构像是一连串被生硬的串联起来的密不透风的骨架,不留任何缓冲与喘气的间隙,在动作戏之余甚至还要硬塞进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张宪成寻找失散子女的情节。

这种叙事节奏上的处理恰恰暴露了张艺谋对谍战片类型创作方法的不自信。

优秀的谍战片,其最大的类型魅力其实是在于两方间谍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理战才应该是谍战片真正的高潮,观众爱看谍战片,就是因为对咂摸人性的复杂微妙性这件事爱不释手。

因此,谍战片尤其需要尊重观众的思考能力,我方间谍的出色业务水平和视死如归、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以及间谍工作的危险性等都是要通过巧妙的谍战情节来凸显的。

影片多处悬疑情节之所以能成立,都是通过有意的向观众隐藏重要的情节信息来实现的,这并不能算是很高明的悬疑设计手法。

临汾市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

比如火车上在卫生间墙壁上留信号的情节,熟悉谍战片套路的资深观众都能很清楚的猜到这里必然会出现暗号被篡改的情节。此处更巧妙的情节处理方法应当是要拍到王郁进入洗手间看到被篡改的暗号,然后一言不发的离开,就足矣。

如此处理,观众才能被获得和剧中人物一样的信息量,一起参与紧张的谍战过程中。同时,这样处理也能更好的在后续映衬出王郁和张宪成之间的夫妻默契,而不是通过王郁的台词简单的抖落出来。

另外,周乙在金志杰的车上藏下一本书就能成功栽赃金志杰的情节设计也和金志杰在电影院前察觉出周乙所做暗号的警觉人设不符。

周乙在楚良死后所流露出来慌乱情绪而没有被同事们怀疑是卧底这一点,也很难让人信服。

而急于想要让观众感动则是《悬崖之上》的另一短板所在。作为一部宣扬主旋律的谍战片,《悬崖之上》在人物塑造上太想要去表现正面人物的伟大品格了,因此严重忽视了人物的真实心理。

这种不成熟的人物塑造策略甚至毁掉了张艺谋为整部影片精心设计出来的日常感。比如塑造张宪成这一人物时,不断的去强调他作为一个父亲的伟大父爱,作为一个间谍头目的顾全大局,作为一个间谍同僚的舍己为人,作为一名正义人士的宁死不屈。

但这种“强调”却让这一人物的性格自相冲突:一个如此冷静成熟,算无遗策的特工,一个甘愿为了任务而牺牲自我的间谍,怎么会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又不小心落入敌人的牢狱并被套出重要情报来的呢?

这些情节点的设计都可以看出剧本的不成熟,让整部影片的悬念感大大降低,观众的类型期待得不到满足。

无论如何《悬崖之上》是成功的,它毋庸置疑的丰富了国产谍战片的可能性,张艺谋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也为我们带来了关于谍战片的新的想象。

而本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展现出来的优点,也确实今天国产类型片和主旋律电影都最应该去扬长避短的部分,可以看到主旋律影片正在借助类型化创作策略来努力尝试避免这些问题,这当然是件善莫大焉的好事。

借用本片中的一句话来说,《悬崖之上》的成功,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了黑暗岁月已经远去,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类型片即将迎来的新的黎明。

天亮了,就好了。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文化课-临汾-临汾尧都区同达文化培训学校-影片分析丨《悬崖之上》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