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流转
拈春风
听蝉鸣
拾秋叶
到大雪时节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天是农历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也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在这一时节,降雪率大大增加,雪下得往往较大。
这一节气后,全国开始迅速降温,降雪次数也不断增多。而这严寒之下似乎也有另一番风景。寒风落了黄叶,徒留一树琼枝,白雪覆了大地,银装素裹,世间虽寒冷却美不胜收。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鹖鴠不鸣
鹖鴠(hé dàn),一般认为是寒号鸟,寒号鸟事实上并不是鸟,它是一种昼伏夜出长着滑翔翼的鼠类。大雪节气,它感知到了一阳之气,所以鹖鴠不鸣。
二候虎始交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虎猛兽,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意思是说,老虎这种猛兽属阴,因感受到冬至之前微弱的阳气,气盛而开始交配。
三候荔挺出
荔挺俗称马蔺(lìn)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马兰花。三候荔挺出指的是,大雪节气,虽然还在仲冬,但马兰已经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开始发芽了。
墨上时节,有不少文人墨客在大雪时节借雪抒情,感怀天下。文人墨客笔下的大雪又是怎样的呢?或唯美浪漫、或凄凉孤寂、或豪情万丈……
闻登莱大雪
(宋) 孔平仲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
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大雪自夜至旦欲午始晴
(宋) 陆游
薄暮雪云低,清宵气惨凄。
方听打窗急,已报与阶齐。
疏箔穿飞蝶,空庭聚戏猊。
新晴思访客,愁绝满城泥。
初二日大雪访杰上人
(宋) 韩淲
山中知我老,雪里见僧清。
物色添幽意,年华近俗情。
树遥风共晚,岸窄水初生。
一榻茶烟熟,更闻寒雀声。
大雪习俗
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一年也就接近了尾声。有俗语称“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出现了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的习俗。无论是海鲜还是家禽,人们都习惯用“腌制”这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在大雪时节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能够有效地防止钙流失。它其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也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可以多食用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适当的吃一些柑橘类水果,也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冬日严寒,空气干燥。感冒时节,请多注意保暖;雪天路滑,请多注意脚下。冬意渐浓,风雪严寒,愿君添衣,身体安康。
文记|刘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面|赵文君
文编| 何佳红
美编| 李凯悦
责编|谭泽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