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察学院
新媒体工作室
关注
疫情蔓延,高考延迟,你们或许很烦恼,自己要多一个月的煎熬;但你们更该庆幸,随之而来的,是多了一个月查缺补漏的时间,多了一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机会。特殊时期下的高考,必定和那幻想了无数次的考试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请记得,考场就是你的战场,你将成为战场上的将军,为光明美好的未来而拼搏,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实力,去实现那三年来日夜期盼的梦想。在此,我们向你介绍一下“三晋警官的摇篮”——山西警察学院的刑事科学技术系。
PART 01 学院介绍
山西警察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所公办本科院校,始于1949年10月,有着“三晋警官的摇篮”之称,这里有着半军事化的管理,虽然有着繁重的训练和学习,但也有温暖如家的生活,来到这里就像到了第二个家。
学院正门——拍摄
学院图书馆——拍摄
PART 02 系部介绍
01
刑技介绍篇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犯罪中各种证据的形成与变化规律,运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达到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应用型专门学科。
古有宋慈洗冤集录揭真相;
今有柯南年少有为纠案件;
内有李老超级神探查事实;
外有福尔摩斯细心察秋毫。
俗话说 “一招鲜 吃遍天”,"靠技术吃饭,走遍天下都不怕"。诉讼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以证据为核心,"用证据说话"是百战不殆的。我系,就是培养高级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因政法机关对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业率很高。
古今中外的神探,无不是技术运用的结果。宋慈、狄仁杰、包拯、李昌钰、福尔摩斯、霍克……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探索者。
明察秋毫,万无一失,是我们给社会的坚定回答;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我们为国家、人民和法律的承诺。
02
师资力量篇
王蓉,副教授,刑事科学技术系副主任,国家注册司法鉴定人。1985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法医专业,从事教学工作34年,所授课程有《法医学》、《刑事技术》、《警务现场急救》、《刑技总论》等。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PM2.5对交通警察健康的影响》,出版《刑事技术理论与实践》专著一部,参加十余本教材编写,完成教育厅教改课题一项。
杨俊杰,博士,副教授,刑事科学技术系副书记、警务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语音学分会会员、国家注册司法鉴定人。所授课程有《司法录音检验》、《刑事技术》,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公安部重点项目、公安部应用创新项目、山西省社科重点课题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受理及协助办理各类司法录音检验案件600余起。多次应邀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60余个政法部门、院校进行技术培训与交流。
闫寒梅,副教授,专业带头人,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照相专业,从事教学工作30年,所授课程有《刑事图像技术》、《刑事技术》等,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公安部应用创新项目《图像和视频的数据恢复》,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维安数据恢复系统-图像视频专用版》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年主持山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监控视频中大角度人像矫正技术研究及应用》,同时,担任山西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人。
赵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照相专业。现任刑事科学技术系视听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中国感光学会视频侦查技术与特种照相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司法鉴定评审专家。从事教学工作30余年,所带课程有《刑事摄影》、《刑事科学技术》、《数码影像技术》、《刑事证据技术》等。主编《刑事证据技术学通论》、参编《刑事图像技术与应用》、《刑事图像教程》、《刑事技术学》等著作、教材10余部。
王凯,现任刑事科学技术系现场勘验技术教研室主任。1989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痕迹检验专业,从事教学工作30年,所带课程有《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等,参编《痕迹检验教程》、《刑事技术》《警官手册》等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参加百余起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出具痕迹检验鉴定书五百余份。
梁向东,司法鉴定人,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件检验专业,历年来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及文件检验教学,多年来共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5000余份,2012年获"司法部司法鉴定文书比赛一等奖",获“公安部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3年获“山西省公安系统高级教官”和“山西省公安系统教学比赛一等奖”。
李靖伟,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文件检验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承担《文件检验》及《刑事技术》授课任务。多年来为各级公检法司机关完成各类案件中文件物证检验鉴定5000余起。
缪晨光,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痕迹检验专业,从事专业教学26年,多次获得公安部、山西省优秀教学奖项。出具司法鉴定一千余份。
03
教学科研篇
我系教学团队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科研、教研和应用开发团队,定期召开团队汇报会议,交流讨论科研、教研和开发前沿动态。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学术报告、座谈等形式将当前刑事科学技术学科热点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选拔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成立兴趣小组,挑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并积极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详情点击关注公众号内查看)
刑事科学技术系视听检验技术教研室赵玫等五位同志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图侦技术培训
我系赵玫老师参加第二届全国公安刑侦部门视频侦查论坛
杨俊杰副教授应邀参加首届公安实战声纹和语音技术应用研讨会
我系王蓉、闫寒梅教师参加第十届刑侦、禁毒、反恐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交流暨高峰论坛
我系学子参加大学生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赛
刑技系科研创新项目小组组织留校培训
山西警察学院刑技系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语音学会学术会议(PCC2018)
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研讨会总结
来源 | 刑事科学技术系
编辑| 新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sxjyxcc@126. 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