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院校报:A2版 教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艺考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2020-6-26 13:30:52 文/杨智渊 图/吴雨彤

关注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信院校报-2020.05月刊

全校师生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

提升思想,把握时代脉搏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5月6日—7日,全校师生按照《2020年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的规定,通过线上云端学习交流辅助线下讨论,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抗疫防控、脱贫攻坚,立德树人等方面的精神。各个学院、单位都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学习交流,学习成果显著。

5月6日下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全体教师齐聚“云端”,通过腾讯会议就《中共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委员会2020 年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中关于政治理论的学习要点、学习资料、学习平台等内容开展了系统化、全面性部署,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此次专题学习中,教师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研讨中,马恬老师激动地说道:“作为一名‘90后’思政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向广大战‘疫’青年学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植爱国情怀,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

大数据学院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在腾讯会议分别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线上集中学习。此次学习讲求实效,把理论学习与统一思想、推动工作有效的结合了起来,通过本次学习引导支部全体党员更好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要点,认真地落实好每一项学习任务,并充分地利用和发挥了学习平台的作用,进行自主学习并有所收获,高效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创意写作学院于5月6日下午3:00召开政治理论学习专题会议,由副院长徐妹芳主持。以“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我们都是收信人”为学习主题,全体教师对本次学习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本次学习主要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依托,以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和疫情期间冲在防疫一线的“90后”党员的奉献精神为学习内容,激励全体教师要自强不息、爱国奋斗、争做时代先锋。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远景学院广大师生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师生员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智能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则充分利用和发挥“学习强国”平台以及山西智慧党建网站,通过党小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两个方面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现在,已经到了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了,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书院部的师生也积极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推进学生工作,奏响书院青春奋斗的新时代之声。太行书院教师团队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以及教育部、省委近期有关的会议精神。杏花书院通过认真领会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理念,将其贯穿到服务学生工作当中,促进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无边书院老师从教师与学生层面以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的探讨,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箕城书院通过线上学习研讨与交流,师生们说心得、讲体会、话防控、谈落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青藤书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推广作用,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的媒体矩阵,广泛推广最新、最热、最前沿政治理论与战略思想。三达书院深刻的意识到在日后生活要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学生,让青年学子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竞技体育中心结合我校“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校训,就竞技体育中心在疫情期间落实好线上教学、线上体育活动、线上训练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对我校进一步优化竞技体育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常态化,是推动有效工作,强化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形式。接下来,竞技体育中心将继续按照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积极主动开展学习和讨论,做到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也积极落实学习工作,通过学习习近平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的认识到需要利用自身工作性质与优势,广泛推广最新、最热、最前沿政治理论与战略思想,推动理论宣讲向基层学生延伸,确保全面覆盖、深度浸润、持续影响,引导教师与青年学子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正确的政治立场。将新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新思想入脑入心,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学校拿得出手的窗口单位。

“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开展系列讲座第六讲:奋斗绘制青春底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骨干的思想高度和理论素养,5月9日,“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第六期讲座以线上观看录播视频的方式进行。本期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现任哈尔滨市道外区青春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会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青年讲师团”讲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洪润浩老师。

本期讲座以“奋斗绘制青春底色”为主题,骨干班的学员们一同聆听、走进洪润浩老师作为新青年与时代共奋进的成长故事,并以沙龙交流的形式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青年的寄语。

“流逝的是岁月,永恒的是事业,从受助到助人,身为一名志愿者深深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洪润浩老师之前是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两年多的运动员生涯培养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心态,促使他多年来坚持做志愿服务工作。洪润浩老师说,“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不能让志愿者队伍成为一道风景,而是要成为一面旗帜,要吸引更多的社会青年加入,引导更多的青年健康成长。”讲座中,学员们感受到了洪老师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的自豪以及看到更多人因志愿服务而获益的欣喜,这也成为激励学生骨干热爱公益,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洪老师提到,作为学生干部不仅要努力的完成工作,更要规划好未来,在实践中成长,在奋斗中成就自我。在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在志愿活动中逐渐健全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水平。志愿精神,处处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第七讲:融合传播中的“微”表达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5月12日,“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第七期讲座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青年报体育部、校园部主任,中青校媒执行秘书长曹竞老师。曹老师以《融合传播中的“微”表达》为主题开展讲座,带领大家走进传播中的“微”表达。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宣传方式从报纸等较低端媒介,逐渐变为“云”端方式,例如通过音频,视频等途径传播。两“微”(微博、微信)的推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离世界又近了一步。然而,媒介的作用依旧保持稳定,正如曹老师所说,中国青年报的宗旨是“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要做的就是发出青年之声,表达青年态度。那么,如何利用新媒介进行更好地传播呢?曹老师将它总结为四个“度”:一、“速度”。对于公共热点,要采取唯快不破的手段,要想快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的基础。曹老师通过《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为例,生动地向大家讲述了“速度”的重要性;二、“深度”。对于历史、社会、文化、人物等类型的文章,文章要有干货,要耐读,才能让读者肯读,同时这样的文章才能更有深度;三、“温度”。人总是会被有温度的东西影响,传播有温度的事件并不等于“拼惨”,“拼惨”的文章容易产生激烈的社会矛盾,所以我们在传播有温度的信息时,应该传播真善美的好事,正确的价值观与正能量,才给人一种满满的正义感;四、“维度”。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准确定位第一落点,拓宽维度,运用立体思维进行报道,在确定第一落点之后,要继续寻找第二落点,“定位+视角”是最好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网友的留言,因为网友的留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价值观的表达,在信息提炼方面要具有差异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与众不同。

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一个好的标题就是文章最好的点睛之笔。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对于文章点击率超过了70%。那么如何让一篇文章的标题更吸引读者呢?曹老师将它总结为以下几点:1.题目要具有准确性;2.要与用户产生共鸣;3.前置关键信息;4.简单、直接、不会晦涩;5.有冲击力的数字证明;6.“震惊”体、“爱国”体、“真相”体、“最”字体的巧妙运用;7.名人名言、热点解释、悬念与冲突的突出表现;8.“刚发”、“突发”、“速看”的标注;9.括号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一个适当得体,简洁美观的排版,也可以成为一篇文章的加分项。微信排版既要有视觉冲击力,但又不能超越读者接受程度的界限,因此曹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以下意见:1、段落与段落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可以空一行;2、图片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图片位置要讲究;3、微信排版中首行不缩进二字符,应该行行对齐;4、字号大小,字体也应适当;5、全文颜色不应超过三种。

作为新时代青年,身处高校的我们更是离不开“微”表达,针对高校官方“微”表达的特点,曹老师通过举例向我们展示校园宣传和动态类,校庆类,招生录取类,校园风光类,校长话语类,其它热点、校史、人物评选、特色介绍等类型的文章相对受欢迎。高校“微”表达离不开大学元素,曹老师针对高校动态类文章举例:机构撤并、校领导任命、专业调整,研究成果、荣誉和奖项,招生录取,声明公告和回应类,纪念日、节日,生活服务类,毕业、求职、留学类的热度相对较高。活动最后,同学们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曹老师也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通过曹老师的讲解,骨干班的学员对传播中的“微”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第八讲:视野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5月15日,“青马工程”完满教育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第十一期培训班第八期讲座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本期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章晓杰老师,章老师是山西卫视《山西新闻联播》主持人,曾荣获全国百优电视主持人新星奖、山西广播电视台“十佳电视播音员”等多项荣誉。

本期讲座以“视野”为关键词,旨在让大家深刻理解“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内在意义,骨干班的学员们共同聆听了章晓杰老师的个人经历和他为之奋斗的青春,深受鼓舞。

章晓杰老师说,“人生要敢于尝试,勇于尝试,只有那样,才能追求到不同的人生。”他从自己的大学时代、研究生时代和博士生时代为节点讲述,为大家分享了他的经历,讲述了他一步步确立人生目标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大学期间参加各种主持活动,再到后来为了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并圆梦,他切实用行动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一次次的尝试,努力奋斗下,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奋斗不息,青春不朽。我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寻找最好的自己,要为了梦想不断奋斗,成就最好的自己,未来,在奋勇搏击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在砥砺前行中积攒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供稿-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新媒体中心-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西本科院校-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信院校报:A2版 教育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