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冒充公检法诈骗
脑海里标签式出现“安全账户”
那些诓你“自证清白”转账的戏码
“我要证明我有钱!”南通这位宝妈怎么了?
是不是已经见过许多回了?
当你把关注点放到“安全账户”上来
骗子们就又和你打起游击
“自证清白”无须“安全账户”
凑好钱存在你自己的账户
公安机关只需要你将关键数据
进行“算法”加密发送
钱不用转移就能完成核验
如此有“安全感”的核验手段
你是不是找不到不放心的理由?
钱在你账户里没错
账户、密码、验证码去了人家那
可不就都等于把钱送给人家了?
7月下旬
南充的张女士接到公安机关电话
称其因贩卖个人信息涉罪
要求添加公安机关QQ、微信方便办案
对方通过QQ发送公安机关证件
又通过微信发送立案协查
声称张女士涉及拐卖儿童非法洗钱案件
又立马发来拐卖儿童受伤、法院开庭照片
在一堆信息狂轰乱炸之下
张女士慌了神
对这位“陈文良”警官多了几分信任
陈警官称张女士银行卡涉嫌洗钱20万
需要凑够20万进自己银行卡
证明自己的“财力”
并告知张女士银行卡已经被“冻结”
可放心“存钱”
(“财力证明”书)
为自证清白
张女士四处借钱存进自己的银行卡
并将存款记录、银行卡号发给警官
此时“存钱自证”已到位
(张女士四处借钱、要旧账)
那么问题来了
有了银行账户
如何骗走密码和验证码呢
骗子以数据发送要“保密”为幌子
给张女士出了一道“数学题”
要求张女士将
手机号后四位
出生年月
支付密码
相加算出一个“和”值
然后把“和”值与银行发送的验证码
一起发给“陈文良警官”进行“账户查证”
就这样
支付密码被骗子用减法算了出来
卡里的钱也被分批次转走
(转账记录)
这起冒充“公检法”骗局
没有我们常见的
“安全账户”“核查账户”
而是换成了一道“数学题”
张女士到最后被骗
都不清楚对方是怎么转走钱的
直到她去银行查询是否“解除冻结”
才发现自己钱包“空空如也”
20万元“不翼而飞”
反诈君想说
自称公检法
要你“自证财力”“自证清白”
本身就是大“Bug”
想骗走你钱
只能通过两条路
要么骗你自己转
“安全账户”“核查账户”都带着威吓
要么自己动手拿
账号、密码、验证码通通拿来
什么账户都没自己的账户安全
支付密码、验证码怎么都得守住
有启发就点底端右下角“赞”
有道理就点“赞”右边的“在看”
您的“点赞”和“在看”
助力“南通反诈”更上一层楼
国家反诈中心APP
举报线索、风险查询、预警防护
前往手机官方应用商城
搜索“国家反诈中心APP”直接下载注册
真的好用
谁装谁知道
——来源:阻击诈骗
明德 博学
经世 创新
晋中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嘉兴
责编:李如
审核:郭志刚 相高
终审:刘晖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