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算作老了?
是皱纹?
是白发?
是肢体行动缓慢?
还是从退休的那一刻开始?
都不是。
真正的老是心的老去。
只要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始终在路上,
我们就永远不会变老。
有人年纪轻轻20岁,
没有梦想,亦无行动,
人生一眼便望到了头;
有的人虽已70岁,但心却正年轻。
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的身边,
就有这样鲜活的例子。
近日,上海70岁徐阿姨冲上热搜!
就在今年6月,
已经70岁的徐安玲,
从中国美院中国画专业顺利毕业,
还获得双学士学位。
58岁那年,她重新拾起了画笔。
这一拾,就再也丢不下来。
徐阿婆在伏案创作
徐安玲多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
徐阿婆说,别的学生每天练习3-4小时,她只能靠多练多画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那段时间,她索性不回寝室,在教室搭帐篷过夜。
阿婆的人生经历引起众多网友对人生的思考。
心若丰盈年轻,生命就会常青。
徐阿婆的故事无疑给年轻的我们上了一课:
生命之火不熄,学习之路不止。
总有人说,学习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工作的么。
那为什么要终生学习呢?
01
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为报效祖国奠基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经历了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我们从积贫积弱到富强民主,从民生凋敝到全面小康,从封闭落后到站在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切的历史巨变,与老一辈人的学习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践行终生学习的理念,为报效祖国奠基。
02
终生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俗话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信息更迭如此快速的时代,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一招鲜吃遍天已成历史,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时代一去不返。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终生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03
学习本身,能促使一个人热爱生活,保持心态上的年轻
人老了还有必要学习吗?在当下的社会认知中,人们普遍认为老人退休后,应该优哉游哉地享受晚年生活。但总是有一些像徐安玲一样的老人,他们通过学习提升精神境界,当作抵抗岁月的一种方式。人的一生本就是求知的一生,求知的过程本就是价值和意义。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心正年轻。
徐阿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终生学习”的精神。
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大学生需要明白:
大学不是努力的终点,而是终生学习的起点。
大学学习重要Tip:
学习,不止于书本,要get新技能。
掌握一门外语,我们就能比他人更易读懂一本国外文献,或是与外国人更好的交流。掌握了办公软件的技巧,方便我们在学习与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各种表格与文档。学会PS、PR等软件的操作,我们不仅可以为自己朋友圈的照片和视频润色,更能让它们成为我们的生产力,创造出一众优秀内容。
生命之火不熄,学习之路不止。
徐阿婆的励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END
文字来源 | 崔康莉 王瑞强
图片来源 | 澎湃新闻
版式设计 |谭茜
校对 |王皓
责任编辑 |裴小亮
往期推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