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4日,由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省91所高校13000余件作品、近10万名学生参与。我院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总分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7名。
我院由杨双、洪敏、杨小双、甘小兰、周宇航5名同学设计的《全地形履带小车》获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二等奖,由代高权等5名同学研发的《基于树莓派的户外植物生长远程监测系统》获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三等奖。由周思利等7组35名同学经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山水相连命运与共 患难携手共抗疫情》、《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我意识情感化》、《“数据+科技”赋能新消费:快消行业场景化变革研究—以星巴克为例》等7篇论文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等奖。
我院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自3月起,在学院领导指导下,院团委积极组织,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主题,正式启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遴选和培育工作,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共收到来自四系一院209件作品参赛,参赛师生近千人。按照比赛要求,学院安排孔祥义、于涛、刘丹妮、赵思全、程雪、宋炜等22名老师对参赛团队进行全程指导,同时,还多次邀请专家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对参赛团队进行线下专题咨询答疑。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院10件参赛作品入围终审决赛,9件参赛作品获奖。
此次省赛斩获佳绩是对我院始终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创业育人效果的充分肯定。我院将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学院“挑战杯”高质量发展,切实帮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承办、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END
学院新闻中心发布
来源/院团委
编辑/李家武 审核/王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