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我校12级优秀毕业生——杨卓玛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1-3-20 01:08:27 文/苏智源 图/周蕊琪

关注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见证:人民大会堂的光辉

2月25日,北京的天刚亮,杨卓玛就起床准备了。这一天,对于这个95后的藏族姑娘来说永生难忘,因为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她,即将乘车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第一次来到北京,见证脱贫攻坚这个重要的时刻,非常自豪”,今天她特地穿上了自己最爱的藏装,心情格外激动。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的代表证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杨卓玛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听到会上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她内心澎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她说:“历史将铭记于今天,作为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我现场聆听后感触颇深,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感受到了民族复兴不再是梦,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实现”。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证书和奖牌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身着藏服的杨卓玛在人民大会堂

与此同时,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瓦以村的村民也在关注着新闻直播,关注着杨书记朋友圈的最新消息。大家都知道村里的杨书记到北京开会这件事,她是整个瓦以村的骄傲。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和代表们合影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选择:从“小学教师”到“第一书记”

杨卓玛出生于甘孜州九龙县,2012年考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学院(原教育二系),在校期间的她不仅学习优异,还担任了民族交流社文娱部的学生干部,参与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民族节活动,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是同学和老师心中的优秀学生。曾经的班导师张华老师评价她是一个非常沉着、懂事、大气的孩子。2015年毕业后,她通过全省教师招聘考试考入了泸州市合江县南滩镇顺江小学,顺利当上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的大学毕业照(最后一排右数第四)

在问到是什么样的机缘下让她选择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来,她说:“在她担任教师期间,学校给她分配了3户结对帮扶贫困对象,在3年的帮扶过程中,她亲眼见证了贫困家庭的不易,也渐渐体会到自己这一份微小帮助的意义所在”,内心善良的她想为贫困户带去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恰巧在2018年6月,省委组织部要抽派一批教育系统人员帮扶凉山打赢脱贫攻坚战,卓玛看到这个信息后,毫不犹豫地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她也是1413名美姑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里年龄最小的成员。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在合江县南滩顺江小学与学生的合影

瓦以村是美姑县最偏远的一个村落,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盘山而上,沿途云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于云上。这里基础条件薄弱,2019年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为了“啃”掉瓦以村这块脱贫硬骨头,2019年3月杨卓玛主动申请担任了瓦以村的“第一书记”,自从这个95后的姑娘来到村里后,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和瓦以村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承诺:“一户不落、一个不少”

刚到村里,遇到的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村里人不通汉语,她也不懂彝语,每次入户,都需要带上一名彝语翻译。“这样翻译一遍感觉很怪,我还是更喜欢直接沟通”。为了尽快融入村子,杨卓玛开始学习彝语。她在小本子上,写下彝语的汉字发音,每听到一个词、一句话,就迅速记下来,并标注发音。通过长期积累和反复背诵,两个月后,她就能够用彝语和老乡们进行基本交流。驻村一年之后,她的彝语已经非常熟练,能毫无障碍地和乡亲们进行沟通,还兼任起了帮扶工作队的翻译员。除此之外,村民对于子女的义务教育的重视不够,辍学率高。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追娃娃回来复学,经过挨家挨户的劝说和讲解,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家庭的子女都重返学堂接受义务教育。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和村里老人用彝语交流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与村里的小孩玩耍

驻村两个月,杨卓玛就走遍了村里家家户户,整理出了道路建设、安全饮水、电力改造等群众普遍关心的困难和问题。她四处协调,通过政策扶持和派员单位支持,解决了全村的用水用电问题,也实现了宽带网络和广播电视全覆盖;为村里修建了集中安置点,并对通村路进行了硬化;为了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她带领群众成立养殖合作社,创建了瓦以村第一个中药材种植产业试点基地;为了将当地大山中的崖蜜、苦荞、岩鹰鸡等土特产卖出去,杨卓玛还化身“网红”进行了直播和朋友圈带货……杨卓玛说:“三年来,我懂得了有一种情怀叫担当,一户不落,一个不少是我们庄严的承诺”。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在村民家中修建鸡舍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正在直播带货当地土特产——崖蜜

卓玛在藏语中代表着美丽的女神,而她在瓦以村村民心中也是最美的“卓玛花”。在瓦以村,杨卓玛每天除了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进外,还发挥专长到村里的学校代课。工作队员们走村入户,步行一走就是2小时甚至4小时,身上携带东西不方便。为此,杨卓玛抽空设计制作了一款红色多袋马甲。马甲的后背上写着“助力脱贫攻坚 共创小康生活”,还有个双手托举党徽的图案。在大山里,老远看见点点鲜红,就知道是帮扶队员们来了。工作之余,杨卓玛则是工作队里的“开心果”,教大家唱藏族歌,跳藏族舞。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设计的红色马甲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在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收获:村民的“幸福花”与卓玛的“爱情花”

杨卓玛实现了她的承诺。2019年,瓦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入户路修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全村人民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村集体有集体产业,村民有到户产业,村民幸福感明显上升。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7500元。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大山下的彝民新居

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的幸福之花盛开的同时,杨卓玛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之花。她和她的丈夫晋美扎西因为扶贫工作相识相知,丈夫在布拖县的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两人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爱情的甜美花朵。她笑着说:“是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让我们从战友情升华到了爱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与丈夫的结婚照

生活中,她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时尚,积极阳光的95后女孩。她喜欢摄影,喜欢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朋友圈,不仅“晒”有她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工作纪实,也有她充满烟火气息的家庭生活,这些她都会一一记录下来,她说:“现在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老了看这些照片也可以回忆青春”。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杨卓玛的“朋友圈”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她引用了一句古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她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我们帮助家乡摆脱贫困。将来我可能实现不了这么远大的理想,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杨卓玛说,她要申请留在大凉山,留在这片为之奋斗、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地方,真正成为大凉山的女儿。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高原上最美的“卓玛花”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结尾彩蛋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采访的尾声,她说自己作为一名广职毕业生,想录制一段祝福鼓励视频送给广职的学弟学妹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编后记:由于距离等原因,此次采访没能面对面进行,而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完成,虽然未能亲眼所见她本人和她工作的环境,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编从卓玛的话语中能感受到这个女子的坚强和乐观,还有她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对于她的工作,无论大事小事她都能如数家珍,这中间让人感动的故事实在太多,碍于篇幅有限,未能一一记录。她的拼劲、韧劲让同作为90后的小编也为之敬佩,着实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榜样,称得上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

小编:宣传部(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审核:宣传部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专科院校-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榜样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我校12级优秀毕业生——杨卓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