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
团结奋进,笃实前行,再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 图 速 览
2020年学院十大成绩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之年,新冠疫情下,全院师生团结奋进,努力奋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困难中磨砺,在奋进中前行,取得了新的成绩,书写了不平凡之年的不平凡!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五项重点工作目标,围绕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工作新格局和新面貌,推动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守土有责”的高度责任精神,切实做好返校开学复课及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学院在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任务清单》《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错峰返校、错峰上课、就餐、紧急情况处置等环节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压实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力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
2、防控措施,精准到位
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学生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教育,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战“疫”铸魂中的特殊作用,模拟演练“备战”开学。按防控要求增加防控设施,采购各类防疫物资326946元,做好防控物资保障。
3、主动担当,成效显著
学院师生向湖北抗疫一线捐款369637.66元,向辖区绵阳经开区应对新冠肺炎应急指挥部捐赠价值22.5万元疫情防控急需物资,师生党员自愿捐款7.9万元, 100多名师生投身抗击疫情一线志愿服务,教师志愿者支援防疫企业物资生产一线,为战“疫”贡献川电机学院力量。
疫情发生后,学院先后接受了省市高等学校开学条件审查及防控工作督导组的专项检查,得到督导组的高度肯定和较高评价,较早实现学生返校复课,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绵阳市市委书记刘超等相关领导到学院对防控及返校开学复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给予高度肯定。
(二)攻坚克难,招生规模再创新高
新冠疫情下,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招生工作成绩突出。顺利完成3500人的单独招生工作。2020级新生报到5173人,再创历史新高。与2013年相比,招生规模扩大10.91倍,办学规模扩大25.97倍,在校学生规模达到12307人。
(三)全面深化改革,
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
1、优化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工作管理
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落实了分工负责、层级管理、部门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实行部门学年、学期、学月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实行部门月、学期、学年绩效考核,加强部门周、月等工作例会管理。
2、深化绩效考核制度
落实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细化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强化对各类人员工作检查、指导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明确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加强各类人员绩效考核。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按照“调整、充实、提高”六字方针,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各类人员岗位绩效考核,根据岗位价值,工作绩效考核,出台各类人员工资制度。
4、建立了一支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专兼职辅导员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工作质量。
5、加强专业教研室和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推行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整体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教学规范管理,以及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工作。
(四)持续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1、开展管理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复课后,系统开展四个专题的行政人员能力培训、七个专题的干部能力培训、五个专题的党务工作专题培训;同时,开展管理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转变工作作风教育整风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广大管理干部政治素质、规则和纪律意识。
2、加强教师能力培养
2020年,共选送47名老师参加班主任(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创新创业专题培训、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职业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国培项目。
3、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2020年秋季学期以来,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把全院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上来,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来,对照实际,查摆问题,寻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极大的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工作者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热爱教育事业、立足岗位、教书育人的良好工作氛围。
4、创先争优,树立典型
加强评优评先工作,树立先进典型。2020年学院表彰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支部(总支)书记2名,优秀教师12名,优秀辅导员8名,优秀行政管理人员9名,优秀职工13名,优秀中层管理干部6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1、强基础,重常规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和考核,加强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秩序,课堂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成绩显著
学院学生参加国家、省、行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共组建27个参赛代表队,124名选手参赛,参加了13个大赛项目,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17个,市级奖项2个,共计25个。
3、1+X证书试点工作
成功申报15个1+X证书试点,通过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申报;加强1+X证书师资培训,教师取得了103个初、中、高级培训教师资格证书。
4、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本年度,学院共有在研省、市级科研课题46项,院级13项;教师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论文60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5、课程建设开花结果
修订472 门课程标准,启动1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成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5门课程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63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校内外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各种职业技能培训3774人。
(六)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与上市公司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新模式
2、突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习扎实开展
按照专业对口安排学生实习的原则,学院提供专业对口实习岗位7000余个,2018级3577名学生到74家企业参加实习。根据专业特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探索学生实习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软件技术专业337名学生完成了学院与北大青鸟合作的爬虫程序、微信小程序等软件技术4个项目专项实习;40名学生完成了建筑结构工程建模,建筑装饰工程建模两个专项实习。
(七)学生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1、较好完成了新生入学、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组织学生12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贡献。
2、成功实行大二学生晚自习制度,对建立优良学风,规范校园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3、系统开展学生主题教育,加强班级建设,加强寝室管理和文化建设,加强社团管理,丰富学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学院有各类社团34个,社团注册会员达1053人,开展社团艺术节和各类社团活动15余次,举行主题宣传教育13场,主题教育活动430余次,覆盖在校生9千余人。
(八)信息化建设,
取得阶段性的成绩
确定了2020年至2021年,两年时间总体投入2000万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截止 2020年底,学院信息化建设已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完成中心机房改建,建成标准化中心机房(数据中心),达到国家(GB50174-2008)B级标准;新建移动5G基站,完成教学楼监控系统全覆盖,完成实训基地网络全覆盖,新建校园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对校园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实现了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微服务;新建远程迎新报到系统和学生报到大数据平台,安装学生自助报到机,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正式启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九)按照建设一流学院的目标,高起点完成校园东区建设规划调整
东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绿化环境工程总面积5.2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2个亿。目前,启动实验综合楼、学生二食堂、学生公寓工程项目建设,预计在2021年9月1日前完工投入使用。
(十)服务社会做出新贡献
1、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020年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2840人,毕业生就业率90.79%,其中,64.50%毕业生服务于四川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28.95%毕业生在绵阳就业,436名毕业生到500强企业就业。
2、承办第四届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
新冠疫情下,学院承担了第四届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从赛事筹备、场地改造、设备采购安装到开闭幕式,学院派出100余名教师和454名学生志愿者,历时半年,高质量、高水平圆满完成各项赛事工作任务,得到省、市各级领导、各县市区及参赛队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3、圆满完成对口帮扶任务
2020年学院投入帮扶资金累计约100万元,完成对口帮扶高原藏区阿坝县洛尔达乡苟扎村各项工作任务,对口帮扶洛尔达乡苟扎村和阿坝县已接受国家、省脱贫验收,洛尔达乡苟扎村和阿坝县成功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5月阿坝县委县政府下发表扬决定,我院获评“2019年先进定点帮扶省直单位”。
学院新闻中心发布
策划/ 王果 编辑/ 李家武姚宇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