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样学期,异同成长

关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2020年的春季学期注定不同于以往。“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势在必行!一部手机、一部电脑,是戏剧系王一帆老师疫情期间的工作标配。作为一名身处疫情中心的“青椒”,从最初的惴惴不安,到后来的乐在其中,怀揣着一颗敬业之心,秉持着对教学的热爱与执着,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带去了别开生面的专业课。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疫”样学期,异同成长

一转眼暑假“连着”寒假来了,2020年的冬春夏对于每位教师而言既辛苦又不寻常。大家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在和学生齐心协力的攻坚克难下,内心的局促不安逐渐转化为乐在其中。以下是我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记录下来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分享给大家,也是为这一特殊时期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在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中,拿到一篇稿件首先不是快速开始朗读,而是需要做好两个准备——充分浏览查找生僻字(确保装备无误)以及将自己调整到放松的状态(心理状态佳)。打好这场教育突击战也是如此,首先需依赖于两个前提。

第一,确保装备无误——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师信心十足。线上资源作为疫情期间的重要“教学阵地”,在没有教材没有教具和教学环境的形势下,倒逼已对线下教学熟稔的教师们自主提升资料搜集、甄别、筛选、重构能力,用“绝不让孩子们失学”的赤诚之心,进行线上网课的积极探索。线上教学平台犹如一张资料网,在这里,充分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后,我们可以对所授课程的资源迅速整合,首先确保装备的完善,例如教材、课件、资料包等,集大家之所成设计课堂,不至于在疫情来临时,落荒而逃。

第二,确保心理状态佳——信息化教学突破空间与时间局限。在与学生共同探索网课的这段时间,我们对“线上教学”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到渐渐喜欢到最后甚至“有些上头”的过程,这种以往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在特殊时期迅速凸显出它突破空间与时间局限的优势,跨空间、跨地域,省时省力。教师不会因为堵车而焦虑,学生不为起早床迟到而烦恼,这个大前提充分缓解了师生双方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紧张焦虑和自闭,停课不停学的上网课模式已然成为了当代大学生2020年魔幻行为之一:不打游戏不看剧,手机充电为学习,同班同学不见面,腾讯课堂解思念。

有了装备基础和心理基础,我们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接下来是几个关键因素助力线上教学。

一、重视概念的趣味引入

我们的《语言表达》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叫“备稿六步”,在进行“什么是备稿”的概念的引入时,我们选用了“小朱配琦”组合——央视“为湖北带货”的直播首秀作为课堂辅助。对应两位带货主播的表现,朱广权——引经据典展示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广义备稿,李佳琦——详细介绍产品内容,报价产地质量性价比等——狭义备稿,分别引入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的含义、区别及重要性。因学生对“段子手”朱广权和“口红一姐”李佳琦的关注度颇高,故在观看B站上的直播回放时,同学们实时讨论,纷纷发表见解,表现积极。透过热点趣味性引入概念,学生很容易记牢知识点,并且不会觉得概念枯燥乏味。

二、注重板块式教学

线上无形又有形的“课堂约束”,对于学生自觉性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如果课程不吸引人,或者教师对课堂的约束力弱,那么长时间、聚精会神上网课(平均每天约为3小时至6小时的容量),即便是教师本人进行如此大体量的持续网上学习也很难做到。如同生活中长时间开高速一样,走直线的时间长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一旦有拐弯或是岔路,精神又会回来。同理,如果一节课只有单一环节,教师疲惫、学生枯燥,这也是为何“录课”饱受学生诟病。为了调节课堂的疲惫感和疲劳感,教师应尽量做到按时上下课,进行课间休息,并在每一环节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进行课程中间的“串场”,提炼上节课的精彩片段,提示下一环节的主要安排,做好承上启下的过渡和总结,这样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会跟着你走。

在我的课堂上,每节课都会固定设计三到四个板块,不同板块对应不同的内容安排,例如《播音发声2》第一部分开嗓训练,要求同学们课前预热,边做口部操边翻阅课堂笔记,回顾上节课内容;第二部分是速问速答环节,要求学生自觉合上书本与笔记,快速回答老师针对前期知识点的提问,第三部分是新内容的学习,第四部分是教师总结。板块式教学使课堂更显层次感。

三、多样化布置课堂

1. 采取加分制形式

新课前十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利用腾讯会议(授课平台)“公屏前排抢位”+加扣分形式提问抢答获得分值,学生不许翻阅笔记本。“君子协定”营造出一种轻松、可信、带有激励性的氛围,学生回答踊跃,同时促进了教学的连贯性。每一环节都布置有不定时看心情的加分项目,计入平时成绩,让学生上课如同闯关一样,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嘲“玩久了还是非常渴望学习”,这种互动式检测,可以让学生充分投入到集体参与中,产生学习满足感。

2. 增加小组讨论部分

小组讨论丰富了课堂形式,同时让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天南海北在家的同学有集体参与感,效果较好。

比如5月6日四川高校发布开学时间的这天,我安排大家做了一期线上辩论赛,全班分为两组,多出一名同学担任辩论赛的主席,负责讲解辩论赛的流程及操作,两组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分配一二三四辩手,结合历史性的这一天,围绕“四川教育发布信息:5月6日四川高校可陆续开学,针对这一举措,你是如何看待复学”展开激烈讨论,虽然是线上辩论,但大家积极踊跃,各抒己见,线上引经据典,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这次创新课堂的实现,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转变,即手机由线下干扰课堂的工具变为支撑线上课堂的媒介。由于线上课堂在联网环境下进行,手机不再成为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一跃成为主要教学媒介。

这堂课的目的其实是希望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新闻表达的五个操作流程,即新闻选择、编排顺序、新闻加工、语言设计、流畅讲述。学生进行实时搜索新闻、搜集信息,用事实佐证观点,真正在讨论中做到“有思想、有观点、有论据”,在辩论赛中体会与学习“新闻表达五步”,而不是由教师生硬地介绍该知识点的操作步骤,学生死记硬背。点评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

3. 权利赋予

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普遍想法多、自律性较弱,有好有坏,因此,针对这两点,我校对于学生的信息反馈非常重视,不断根据问卷调查搜集学生的真实想法与课堂情况。由中期大面积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得知,录课效果远不及可实时互动的直播授课,学生枯坐其中,学不到知识还会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再是教室里灌输式讲授再练习巩固的老方法,看不见、触不及、管不到的“线上授课”应多赋予他们充分的话语权,让他们对自己的练习进行点评与自我剖析,最后再运用教师的权威性,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确认、补充及纠正,让他们不再觉得线上授课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管理,不会有被支配的恐惧,而是乐于参与的一种日常提升。

4. “应景式”教育

“应景式”教育带来爱心反馈。我们的线上课程偶尔会赶上节日、节令等特殊的日子,媒体有“追热点”,我们有“应景式课堂”。

譬如在《播音发声2》和《语言表达》课上,三月为疫情重灾区的人们献上晚安故事,做声音的志愿者,陪伴阴影之下的人们入眠;四月清明节,朗诵语言艺术家创作的抗疫诗歌为逝去的灵魂默哀,向抗战牺牲的同胞致敬;五月母亲节主题,以《我眼中的她》和《想对你说》送给“她”一份声音礼物,体会声音的魔力,可以是外婆、奶奶、妈妈,也可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六月父亲节主题,用人物特写的方法回忆一下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外公和爸爸,为家人亲笔写封书信,传递平日里羞于表达的爱。

《即兴口语表达2》这门课上,我会每周关注与疫情变化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英雄事例等内容,每周一个主题,用“新闻+新知识点”的方式输入课堂。比如,“疫情期间让你感触最深的一幅新闻图片”——学习概要复述、详细复述、扩展复述训练;“新冠席卷全球,本周最值得关注的十条热点新闻”——“说新闻”操作流程训练……

用时事政治、热点新闻与线上课堂紧密结合,让学生既不脱离课程本身,又不拘泥于课程本身,同时践行了课堂思政的理念,使这群可爱的00后通过切身感受全球疫情形势,了解祖国的强大以及为人民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牢牢谨记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的接班人,为祖国而骄傲自豪。同时,封闭期间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每个人的小家是国家基石,特殊时期多多注重健康,不少学生还积极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中,不再熬夜打游戏看剧,在家体谅家人的不易、学会分担和感恩等等,在孩子们分享的过程中,感动常在。

总体而言,我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核心是关爱、平等和陪伴。从开始对着电脑尬聊,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说课机器人,到如入无人之境slay课堂的十八线网红主播,这段特殊的历史记忆让我感触颇多!用学生的话来说,上网课像是“在谈异地恋”。虽然目前形势是“一望不相见,一步如重城”,但愿“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不论未来教学形势如何演变,只要我们不畏惧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应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减小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对高校的消极影响,有效探索、扬长避短,发挥其长处,给孩子们一种平等关爱的陪伴体验,正面引导他们,定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备、未来可担当国家历史重任的优良学子。让他们在家学习的时光至少不觉得孤单,不觉得无聊无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以上是教龄尚浅的播音主持“青椒”在疫情防控教学一线的一点小小的思考与心得。

最后,附上几位来自18级和19级几位同学的期末总结,我们将悉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愿大家平安度过疫情,顺利迎接新学期。

戏剧系青年教师王一帆

2020年7月于湖北安陆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学生期末总结《不足与收获》其一:

姓名:程思裕 学号:20180006

我的大二下学期是我整个学习生涯中最特殊的一年,没有回到学校,没有坐在戏剧楼106教室上课,没有每天早上校园的早餐,没有王老师坐在舞台下面为我们拍照,给我们点评,也没有我最可爱的同学们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舞台。每天只能通过手机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只能通过互联网来和老师沟通交流,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我们依然完美的结束了本学期的即兴口语表达课程,这学期,我有了更多的收获,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我收获到了许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和知识。以往在学校上课每次的作业或是课堂内容都是现场回课,而这次的所有作业都是需要我后期制作,或是花更多时间去拍摄完成的。

首先,对我来说学到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我需要表达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评论进行阐述,也真正的运用到了上学期所学到的〈节目策划〉脚本的制作。明白了什么叫做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真的能够帮到自己的时候,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其次,学到了如何在后期去剪视频,插播图片(视频)。每次也会遇到很多后期上的问题和困难,但每一次我都通过询问同学或是在网上查阅资料将问题解决,对我来说,也是提升和考验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

最后,我还收获到了许多关于现场即兴口语表达和在镜头前表达的方法和能力。每堂课我们都会进行点评同学回课内容或是进行新闻事件评论,每次我都会尽量争取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容,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让我明白了听众们真正想听的是新闻本身和客观评价的内容而不是过多的赘述。在面对镜头录制时,我也学到了怎样管理表情,怎样强调重点,眼神坚定,语气沉稳,不慌不忙,吐字一定要清晰,把握新闻重点,将观众想要了解到的信息传递出来。

在收获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是在新闻表达的语气上,有的时候新闻过于情绪化时我的语气也会随之变化,就无法做到冷静沉稳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其次,我需要注意的是,表达新闻本身内容时,没有完全做到跟踪事件的后续,这样会导致很多听众在听完新闻评论后无法得到更加准确的后续报道,最后,我还发现自己在后期上需要注意有时喷麦的现象,排除在设备的不足之后,更需要去学习如何利用电子产品进行更高质量的录制。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做一档新闻热点事件评价的文本,我在一个方面评价时没有真正的客观的分析,王老师每次也非常耐心的和我交流为我解惑,让我知道了当我在评论新闻时,应该明白我是代表我的媒体在发声,我需要不偏不倚的传递出真相和事实。这让我对新闻工作者又多了许多崇敬也对新闻工作更加向往和尊重。我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提升在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更加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断的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不断的去改正自己的问题,严于律己,不忘初心!

学生期末总结《不足与收获》其二: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学生期末总结《不足与收获》其三: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学生期末总结《不足与收获》其四: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来源:质管办

图片:王一帆编辑:崔昊、刘心源

审核:徐亮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温馨提示:在浏览““疫”样学期,异同成长”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 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ai审核.png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专科院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疫”样学期,异同成长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