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防控
1.同学们要根据放假通知,旅途中合理安排行程,不到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出发前准备好口罩、手部消毒液等个人防护用品,妥善保存好旅行票据及行程信息,以便日后备查。乘坐公共交通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提前开通公交、地铁等移动支付,减少不必要接触,尽量与其他乘客保持一定距离。2.做好每日体温检测,及时、如实地在易班进行体温打卡,不得瞒报、漏报、不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信息。
3.减少非必要外出、非必要聚集,严格遵守防控规定,服从所在地政府部门管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上报辅导员。
02
网络安全
1.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识别各类信息真假,时刻警惕银行卡、手机短信、电话、网络、邮包等各类诈骗案件。
2.同学们切记不要轻信“转账汇款”、“中奖”、“涉嫌洗钱”、“航班取消、改签退票”、“网购退款”等各类诈骗短信和电话。网络购物购票时,要选择正规的官方网站,一定要警惕那些在交易之前先交纳“保证金、押金、风险金”等各种名目的诱导诈骗,交易时注意银货两讫,切勿在没收到货物时提前付款。
3.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慎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向任何人泄露银行卡密码、信用卡安全码、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汇报,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03
兼职,实践安全
1.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兼职信息,不要轻信他人误入传销组织。个人兼职需依法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工作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范生产安全事故。2.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重核实、及时报案”。3.参加实践活动要了解实习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安全规程和要求,强调劳动安全防范,杜绝各种意外事故发生。4.实践过程中注意交通和人身财产安全,不选择有潜在风险的实践项目。保持电话畅通,关注天气预报。
04
防溺水
1.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3.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4.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5.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6.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05
居家安全
1.不随便告诉他人家庭住址(特别是假期在外住宿的同学!),外卖送到楼下,自取。2.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3.不给陌生人开门,女生尽量不要独自走夜路。4. 不往窗外抛物。5.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6.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暑假天气炎热,雷雨频发
以下两点需格外注意
一、中暑了,怎么办?

一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这个时候要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是轻症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这个时候,请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并及时前往医院救治。
二、打雷了,怎么办?
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1、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2、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
3、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4、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打雷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5、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以上便是假期安全的相关事宜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位
假期在家也要时刻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家人
2
指导老师:赵悦
编辑:魏晓蔷
责任编辑:唐靖
审核:方小强
图文投稿群:234906505
摄影投稿群:702878639
往期推荐
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连载(二十六)
邀你参加 | “讲党员故事,传英雄事迹”演讲比赛
摄影专栏|夏风微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