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1月7日,中央美术学院发布《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公布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条件,校考报名时间、方法及考试时间、内容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度校考初试报名时间1月14-18日,2月26-27日考试;复试时间为3月20日。
以下为摘要信息,章程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招生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今日发布。中央美术学院根据办学宗旨、学科专业建设重点以及教学资源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无分省计划,无预留计划,2022年度拟定招生计划如下:
注1:造型学科包含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学生第一年在造型学科基础部学习。注2:城市设计学院在燕郊校区。注3: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地点在上海校区。
考试安排
按照我校校考与省级统考的科类对应要求,各专业考生在省级统考达到本科合格的基础上参加校考;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艺术史论专业学校不组织专业校考。
中国画、书法学、造型艺术、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城市艺术设计和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校考分为线上初试和现场复试两个环节。
(一)线上初试科目、时间及要求:
(二)现场复试科目、时间及要求:
★复试具体地点及安排按准考证要求。
建筑学、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管理专业仅设置线上考试。
所有专业考试禁止使用油画颜料,禁止使用各种图文数字模板模具;现场复试禁止使用需外接电源的绘画辅助工具及设备。
录取条件
(一)录取原则
按照教育部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填报我校有校考专业的考生均须按照我校校考与省级统考的科类对应要求(省级统考未涉及的专业除外),在省级统考本科合格的基础上参加校考。没有参加我校校考、校考不合格考生或省级统考不合格考生(省级统考未涉及的专业除外)不能参加我校录取。我校根据考生文化课、专业课的考试成绩,政治思想品德考察及体检情况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录取办法
1.计算相对成绩,所有专业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须进行统一折算,并按折算后的文化课相对成绩文理科统一划线录取。考生相对成绩 = 考生文化课成绩总分÷考生所在省本科(文/理)一批线 ×100,相对成绩四舍五入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2.按专业成绩排名录取,造型艺术、中国画、书法学、实验艺术、艺术设计、城市艺术设计、文物保护与修复复试合格考生,文化课相对成绩达到我校录取控制线要求,依据专业成8绩排名录取,专业名次并列且招生计划不足时,按文化课相对成绩排队录取。
3.按文化课相对成绩排名录取,建筑学、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管理专业考生专业考试合格,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相对成绩文理科统一排队,择优录取。文化课相对成绩并列且招生计划不足时,按专业成绩排队录取。建筑学专业每省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12 人;艺术学理论专业每省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8 人。美术学专业:省级美术与设计类统考合格的报名考生按高考文化课相对成绩,文理科统一排队,择优录取。录取时若文化课相对成绩并列,则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次序,单科高者优先。美术学专业每省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8人。艺术史论专业:符合各省级统考要求的报名考生按高考文化课相对成绩,文理科统一排队,择优录取。录取时若文化课相对成绩并列,则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次序,单科高者优先。艺术史论专业每省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8人。
(三)文化课录取控制线
1.造型艺术、中国画、书法学、实验艺术、城市艺术设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考生文化课相对成绩为 75 分;
2.艺术设计专业考生文化课相对成绩为 80 分。
3.建筑学、美术学、艺术史论、艺术学理论、艺术与设计管理专业录取文化课分数线不得低于生源省份普通本科批次线。
2021年校考初试考题
艺术设计专业
考试科目:综合设计基础
考试时间:2.5小时
考试题目:画出你的大脑世界
考题要求: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局,每个人都有感知、判断和憧憬并做出反应。
权重(weight)是一个个体对于整体的影响力大小的衡量指标,指某一因素或指标相对于某一事物的重要程度,其不同于一般的比重,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一因素或指标所占的百分比,强调的是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倾向于贡献度或重要性。通常,权重可通过划分多个层次指标进行判断和计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请根据考题要求,以不同的权重画出一张完整的画面。在卷面上须附有百字左右的作品说明。
作品形式不限,表现语言、技法、色彩、风格及工具媒介不限。
城市艺术设计专业
考试科目:手绘表达
考试时间:2.5小时
考试题目:混维表达
考题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技进步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请用以下三种元素:
①显微镜②一种微生物③一种海洋动物
组织画面,创作出一幅主题性作品。
请用单色表现,工具不限。
美术学
考试专业:美术学
考试科目:美术鉴赏
一、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物”,也包括“人”。请举出你所认同的三位艺术“大师”,陈述你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他(她)们以及他(她)们的艺术作品,他(她)们何以堪当“大师”之名?(60)
二、1919年,法国艺术家杜尚在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用铅笔加上胡子,将其命名为《L.H.O.O.Q.》。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杜尚的“创作”体现在哪里?2.如果有人认为杜尚的作品不是“原创”而是“抄袭”,你是否同意他/她的看法?为什么?3.你知道其他类似的“抄袭”作品吗?4.如何评价此类作品在艺术史中的意义?(40分)
要求1.两道考题均须独立成文,并分别设置题目;2.形式不拘(论说文、解说词、对话体等均可);3.试题不设标准答案,切忌陈词滥调,鼓励独抒己见;4.不要在答题中透露任何有关考生的个人信息。
艺术史论
考试专业:艺术史论
考试科目:基础写作
一、请将下面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再依次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提到的是哪个时代、哪位艺术家的哪件作品?
2.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件作品画出来,并就自己的描绘写一段解说词。(30分)
Leonardo undertook to execute, for Francesco del Giocondo, the portrait of Monna Lisa, his wife; and after toiling over it for four years, he left it unfinished; and the work is now in the collection of King Francis of France, at Fontainebleau. In this head, whoever wished to see how closely art could imitate nature, was able to comprehend it with ease; for in it were counterfeited all the minutenesses that with subtlety are able to be painted, seeing that the eyes had that lustre and watery sheen which are always seen in life, and around them were all those rosy and pearly tints, as well as the lashes, which cannot be represented without the greatest subtlety. The eyebrows, through his having shown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hairs spring from the flesh, here more close and here more scanty, and curve according to the pores of the skin, could not be more natural. The nose, with its beautiful nostrils, rosy and tender, appeared to be alive. The mouth, with its opening, and with its ends united by the red of the lips to the flesh-tints of the face, seemed, in truth, to be not colours but flesh. In the pit of the throat, if one gazed upon it intently, could be seen the beating of the pulse. And, indeed, it may be said that it was painted in such a manner as to make every valiant craftsman, be he who he may, tremble and lose heart. He made use, also, of this device: Monna Lisa being very beautiful, he always employed, while he was painting her portrait, persons to play or sing, and jesters, who might make her remain merry, in order to take away that melancholy which painters are often wont to give to the portraits that they paint. And in this work of Leonardo’s there was a smile so pleasing, that it was a thing more divine than human to behold; and it was held to be something marvellous, since the reality was not more alive.
二、以下引文出自《庄子·秋水篇》,请认真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30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还原出对话双方各自的逻辑论据;
2.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想象你是惠子,最后你会如何反驳庄子呢?
三、请列举不少于三件你最喜欢的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然后反思你喜欢它们的理由,尝试说明你心目中艺术的标准是什么,然后为你自己的“艺术理论”取个名字(40分)。
要求:
1.每个问题的回答均可以独立成文,并分别设置题目;
2.试题不设标准答案,鼓励独抒己见;
3.不要在答题中透露任何有关考生的个人信息。
艺术学理论
考试专业:艺术学理论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
考试题目:百年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
考题要求:
1.请在中外美术史中选择十位艺术大师,每位大师选择一件代表作,构建一个从传统到现代艺术演变逻辑关系的思维导图。
2.画出所选艺术大师作品的小构图,并在每个小构图下面标出作品信息。
3.撰写10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百年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主题。
4.按试卷用纸的尺幅排版,图文并茂。
考试专业:艺术学理论
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考试题目:
关于《百年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演说
考题要求:
1.演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在演说中不能透露考生本人的任何个人信息。
中国画
考试专业:中国画
考试科目:专业创作
考试题目:志愿者
考题要求:
画面中须有三人以上。
素描纸:以单色笔表现(铅笔、炭笔)。
宣纸:以中国画工具表现(笔、墨、中国画颜料)。
以上两部分考试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安排。
造型艺术
考试专业:造型艺术
考试科目:综合绘画
考试题目:再出发
考题要求:
用色彩表现画面。
画面中不少于两个人物。
实验艺术
考试专业:实验艺术
考试科目:造型能力
考试题目:画一个镜面不透钢球
考题要求:
①用铅笔、炭笔等素描工具,画一个镜面不透钢球。
②要求利用周边环境在镜面球体上的反射形象的扭曲变形,交代出球体的体积和质感。
③该镜面球体所处的环境不拘。
考试专业:实验艺术
考试科目:书法
考试题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考题要求:
①字体风格不限。
②要求笔法布局得当,由右向左纵向书写。
③不得在试卷上落款。
艺术品保护与修复
考试专业:艺术品保护与修复
考试科目:综合绘画
考试题目:瑰宝
考题要求:
1.画面须有人物出现。
2.限绘画工具材料。
艺术与设计管理
考试专业:艺术与设计管理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
考试题目:《美育周报》美术鉴赏副刊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开办的《美育周报》成为了中小学美育的重要媒体。你作为《美育周报》美术鉴赏副刊的主编,在新春过后春季开学之际,要在2021年3月1日出版一期美术鉴赏副刊的报纸。要求以中外美术史中的历史绘画和人物绘画作为主要内容。
考题要求:
1.你作为主编撰写《美育周报》美术鉴赏副刊的3月1日这版的卷首语,600字左右。
2.选择中外美术史8幅人物画和历史画名作。画出小构图,并在小构图下标注作品信息。每幅作品撰写100字左右作品鉴赏文字。
3.设计排版《美育周报》美术鉴赏副刊,要求有报头、出版时间等相关信息,作为主编,版式自定。
考试专业:艺术与设计管理
考试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考试题目:“出版人谈美育”专题演说
考题要求:
1.考生把自己虚拟为出版人进行10分钟有关美育专题的演说。
2.演说题目内容自定。
3.在演说中不能透露考生本人的任何个人信息。
建筑学
考试专业:建筑学
考试科目:造型基础
考试题目:三联画:抗疫笔记
考题要求:
三联画形式:从个人角度的观察出发,以三个维度来体现当下社会现实状况中的新事物、新发现、新问题。
①以网络媒体信息为主的公共热点事件、现场
(考察对社会群体性活动的关注态度,以多人群、大场景为主)
②以个人角度出发的事件、行为、状态描绘
(考查自己从个体出发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反应、境遇、思考状态)(以单个人半身像、特写为主)
③给出一个具体的空间地点,对应出个人遭遇或大事件的发生地(以空间场域描绘为主)
考试专业:建筑学
考试科目:设计基础
考试题目:三联画:抗疫笔记
考题要求:“叠石”
中国传统造园擅长用天然石头经人工雕琢呈现自然之美。古人赏石注重“瘦、皱、漏、透”,提炼出了“石艺”丰富的空间与肌理变化。
建筑大师路易斯·康于1955年在文章《秩序与形式》中提到:“设计在秩序中给予形式。形式从建造系统里慢慢浮现出来。建造是生长的……”。
请认真阅读以上两段话,分析其重点,结合个人的理解,用五块“石头”搭建一个立体的构筑物。以透视图表现,表现形式为素描。
1.五块“石头”均为抽象几何立体造型,材质可有适当表现。
2.构筑物中要有比例人作为尺度参考,考虑人在构筑物中的行为体验。
3.搭建要符合力学、物理学基本常识。
4.背景留白,不得出现要求以外的物品。
▼
往期精彩回顾
▼
编辑:运营部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如有侵权,私信立删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