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的金秋,因为想要留在四川,一个女孩子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成都工业学院。
谈及专业的选择的遗憾,原本想要涉猎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可学校并未开设此类专业,加之对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持有强烈好奇和兴趣,何文静误打误撞在电子信息和技术领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文静是祖辈对她美好的寄托,阳光且积极。生活中的何文静处事随和,和大家相处融洽,也有着普通女孩子的迷糊劲儿;但在工作和学习中却赋予“文静”更坚毅的一面。做事果断,干净利落,对自己好奇的事物满怀激情和动力。
“现在的大学生活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我有更多自由去选择、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业。”
何文静回想过去三年,出现频率最高的的词便是比赛,刻苦钻研、求知若渴的信念驱使着何文静一次一次去尝试去挑战,英语尖峰训练营、双语志愿者、创新创业……
何文静从来没有被定义和局限,她一次次去证明自己。
当问到,作为学校优秀青年榜样,怎么看待自己,何文静浅笑着回答:“这里有太多优秀的同学,有太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优点,而我只是兼顾好了我能做到的”。
正如她所强调的,自律和坚持是点缀她的繁星,不仅使她发光发热,更是绝不放弃前行的动力。
勇于尝试 探索人生新方向
刚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何文静称她并不了解数学建模,只是凭借着对数学的一腔热忱才一头扎进去,就像她用真挚热爱的眼神看着我说“即使数学千百次打击她,她却还是无法削减对它的热爱”。
理解模型、建立模型、计算问题对何文静来说都是一个个实际的困难,以前没有接触过,于是自己更积极的投入,查阅相关的书籍,向老师询问请教,边听课边操作,通过反复的学习、练习之后逐渐地掌握了如何应用这些模型。
2020年3月期间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建模竞赛,何文静和她的团队同伴紧张备赛,长达四天都在不分昼夜的撰写论文。巨大的压力并没有击倒何文静,反而使她用更高的的要求勉励自己。
竞赛过程中,需要接触、应用更广泛的知识,涉及到了许多未知的领域,何文静也坦言道“确实过程中有遇到巨大的困难,也失败过几次。”惆怅、迷茫、焦虑这是不可能摒弃的,于是何文静选择先自己了解琢磨问题,继而再向老师,前辈请教,就这样开始感受到了学术的乐趣,并乐在其中。在学术研究中,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也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心态,坚定得履行她的人生信念——明辨笃行,厚积薄发。
目标明确 把握自身前进路
优秀的人总有一些共同点,何文静眼中优秀的力量便是目标指引。
有明确的目标规划,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在大一刚进校时,便主动备考四六级,顺利拿到英语免修,继而开拓自己的视野,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兼顾学科竞赛。在取得这些成绩后,她也并没有停下脚步,用各种比赛丰富提升自己。
她也以此叮咛学弟学妹“提前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足准备,保证自己每天的学习强度,尽早完成规划”。
英语作为何文静强势科目之一,她也努力在这方面做到尽善尽美。
在面对近些年有部分青年大学生不重视英语学习的情况下,何文静这么回应:“英语仍然是很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目前为止,我们所用的很多专业教材都由国外教材翻译而来,了解一些科技更前沿更先锋的知识论文,都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
何文静也以此警醒自己,时刻勉励。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同学们分享,收获知识,也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心怀感恩 铭记“半程陪跑人”
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是拓展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何文静说最重要的是认识了影响自己深远的老师和给予自己帮助的前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一个带给你兴趣的良师更是受益匪浅。
何文静回忆到胡蓉老师,称她教电路分析的时候,上课非常有趣,形式新颖 很喜欢她的课,这才让她对这个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兴趣;念起邹明老师,仍难忘大一教授英语的场景,给学生讲了很多课堂外的一些知识,提升了对英语的兴趣。
坚持和自律是昂扬前行的风帆,现在正处于准备考研状态的何文静更觉得管理、规划自己尤为重要。她相信,不是每个人生来就什么都可以,沿途的困难和坎坷都是机遇和垫脚石,只有我们持之以恒朝目标前进,才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国家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校乙等奖学金……三年来,何文静获得了无数这样的荣誉,但她却是平和谦虚得看待自己取得的的成绩,让自己沉静下来,用谦卑进取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何文静的征途仍在继续,成工院只是她前行路途的一个站点,在这个平台上她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她的故事也影响着成工一届又一届学子。今后,她也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继续发光发热,完成自己的梦想,挑战更精彩的人生。
视频来源:学工部、校团委
撰稿:张璇珂
编辑:李林琼
成都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