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青春长在,五四精神永存!

成都师范学院,艺考

成都师范学院

2021-5-08 01:00:14 文/石磊 图/洪雅萍

关注

成都师范学院

全文共2597字 预计阅读8分钟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读百年党史

成都师范学院

1931-1945抗战时期

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

这些乱世里的英雄当中

有的来这世上不过三十载

今天 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

向他们致敬

成都师范学院

舒翼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舒翼(1905-1933) 弋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弋阳特别支部委员。1927年,参与组织弋阳农民自卫军,是弋阳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1928年,参加弋(阳)横(峰)起义,出席赣东北党组织召开的“窖头会议”、“方胜峰会议”,任弋横暴动第五路农民军指挥。后任红十军参谋长、团政委,赣东北赤色警卫师政委,信江船舶检查局指导员,信江军政学校政委,赣东北红军总医院政委。参加创建赣东北根据地、攻打景德镇和反“围剿”战斗。1933年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罗南辉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罗南辉(1908-1936),又名罗曼、罗敏,四川成都西郊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在水烟铺当刨烟工。先后任川军江防军第28军第7混成旅起义军营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一路警备大队长、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的锄奸小组组长、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33军副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副军长等职。1936年23日在会宁县中川乡大墩梁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雷烨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雷烨原名项金土,学名项俊文,军名雷烨。雷烨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往晋察冀边区任前线记者团记者。1941年11月25日,日寇在丰润县潘家峪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惨案,雷烨拍摄下了许多极具史料价值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下了日寇的暴行。1943年4月20日,雷烨在平山县曹家庄撰写照片说明时,遭遇日寇包围,在紧急情况下,他用手枪掩护警卫员突围,终因寡不敌众,在南段峪村身负重伤,他从容地砸碎了照相机和自来水笔,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壮烈殉国。

张太雷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张太雷(1898年6月17日-1927年12月12日),原名曾让,字泰来,学名复,自号长铗,参加革命后初名春木、椿年,后改太雷 ,男,汉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之一,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

1927年12月12日,他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中弹身亡,年仅29岁。张太雷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2009年9月10日,张太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陈翰章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满族。陈翰章14岁时以全县最小年龄考取了私塾教员考试的第四名。1927年陈翰章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陈翰章17岁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成为小学教员。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弃笔从戎加入了救国军,开始了与侵略者死战到底的铁血生涯。“九一八”事变后,陈翰章参与组织反日爱国宣传活动。

1932年8月陈翰章参加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任总司令部秘书长,参加攻打宁安县城的战斗。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的陈翰章率部与日军作战。由于叛徒告密,陈翰章和战友被敌人包围,最终牺牲,年仅27岁。侵华日军残暴地将陈翰章的头颅割下,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学院”。2013年4月,翰章诞辰一百周年,烈士头颅被迎回吉林省敦化故乡身首合葬。

李林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李林(1915年11月15日-1940年4月26日),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陈怀民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陈怀民(1916年12月25日-1938年4月29日),江苏镇江人。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牺牲时任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冷云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冷云(1915年-193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等地从事秘密抗日活动。两年后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成为抗联战士的冷云曾经负责队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后来调到第5军妇女团,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1938年,冷云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10月上旬,部队经长途行军抵达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但日伪军千余人跟踪而至。师首长命令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就在她们将要下河时,突然枪声大作,在冷云率领下,她们一齐向敌人开火。此刻,日伪军一面以火力阻止抗联主力部队的回援,一面向冷云等据守的河岸阵地扑来。当她们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后,八人集体投江,壮烈牺牲。

林心平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林心平(1919-1942),浙江平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浙江省金华特委从事统战工作。1939年秋任新四军第一支队文工团副团长。同年冬到溧阳县新昌协助开辟新区工作。以办夜校的形式,宣传、发动群众,组织贫农小组、妇抗会、青抗团,并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1941年3月起,任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同年夏,为扩大抗日武装,分散敌人兵力,党组织决定由她兼任宜兴县官村区区长,负责开辟长滆东南边区的抗日武装斗争。经数月工作,将张河港大河抗日游击区扩展到滆湖南岸的新桥一带。1942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日军逮捕。最终惨遭日军杀害。

赵世炎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1927年7月19日),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念中学时曾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是当时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赵世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不幸被捕牺牲。

2009年,赵世炎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王尽美篇

成都师范学院

人物介绍

成都师范学院

王尽美(1898年-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1922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成都师范学院

学百年党史

无数的革命先辈

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

如今的美好生活

不忘英雄 向英雄致敬

时代的接力棒

已经到了吾辈手中

吾辈当自强

愿所有青年五四快乐

也愿五四精神长存

往期精彩

今天,向劳动者们致敬!

成都师范学院

滴滴!你的大学生活是这本书吗?

成都师范学院

Copy成都地铁?我们是认真的!

成都师范学院

编辑 | 叶芯茹

图片 | 网络

文字 | 《中共党史简略读本》

执行编辑 | 张婷 王长华 余朝翠

责任编辑 | 田婉卿 郑欣然

成都师范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本科院校-成都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成都师范学院-少年青春长在,五四精神永存!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