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高龄,65年党龄,用信仰书写平凡的伟大

西南医科大学,艺考

西南医科大学

2021-5-08 00:30:44 文/李清雅 图/马子涵

关注

点击观看视频

为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关工委关于2021年“读懂中国——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部署,体育学院开展了三全育人之“五老”育人“读懂中国”人物寻访活动。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周仲平教授。

愿为初心付此生

记西南医科大学周仲平教授

时光流逝总能冲淡许多回忆,而有些记忆却历久弥新。一个决定,铸就了一段多彩人生;一种信念,奉献了一生半世年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89岁高龄,有着65年党龄周仲平教授的故事。

西南医科大学

▲ 周仲平教授

1932年冬月,

周仲平教授出生于四川双流。那时候的中国,日寇肆虐,山河破碎,民生艰苦。他自小便知,唯有青年强盛,国家才能强大,民族才能复兴。如何才能让祖国青年强盛起来?周教授认为是教育,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实操锤炼体魄。小学毕业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双流中学,初中以第十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师范学校,后作为全校仅有的两名被推荐参加高考的学生,195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并分配到体育专业。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并被选任留校担任助教。

西南医科大学

▲ 周仲平上海体育学院毕业证书

1956年,

思想先进的周仲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7年,在学校的推荐下,他考上了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1959年研究生毕业,他被评为了讲师,并来到了重庆体育学院教书。那时,国家正处于苦难时期,作为老师的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就算自己饿着肚子也坚决要去给学生上课。他明白当下的困难不是个人的困难,是党和国家的困难,作为党员就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人民一道,共同面对,共同克服。

西南医科大学

▲ 周仲平指导学生篮球训练

西南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 周仲平部分获奖证书

1962年

,重庆医学专科学校、成都医学专科学校合并入泸州医学专科学校,遵从组织的安排,他来到了泸州医学专科学校(现西南医科大学)工作。那时的学校基础条件差,只有300m的碳渣跑道,体育教学设备更是严重不足。作为体育组组长,他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组织老师一起自制教学设备。记得有一次,运动会下着大雨,碳渣的操场上早已泥潭遍地,为保证运动会的如期举行,他带领教师和学生一同在操场上“打洞”, 这个“打洞”不是别的,是全体师生一起人工排水,大家一勺一勺地将积水装到盆里,足足装了280余盆。为了防止比赛过程中发令枪出现故障,他直接把火药和打火石放在怀里捂着,生怕打湿。

西南医科大学

▲ 川南片区高校首届足球赛

1980年

,他组织成立了川南片区高校体育协会,年年有竞赛,年年有活动。同年,他还牵头成立了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分会,积极开展各项体育学术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川渝地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交流。尽管后来周仲平教授先后担任学校师训科科长、教务处副处长、基础部党总支书记等,但一直没有放弃专业学术上的追求,多篇论文获评教学和科研成果奖,成为了全省最早的一批国家级排球裁判,1989年被评为了川渝地区仅有的三名体育教授之一。

此去应知山水重,愿为初心付此生。周仲平教授从最初立志到躬身践行,他这半生都在坚守自己的初心,践行自己的理想。以平凡的岗位,书写了自己的多彩人生;以坚定的信念,造就了不平凡的精神品格。

体育学院2018级运康2班王蔡杰:

采访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学校老一辈专家教授身上,我感悟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征程,树立“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崇高理想,继承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好身体素质,积极要求上进,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来源:体育学院

文:王蔡杰

编辑:王友聪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本科院校-西南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南医科大学-89岁高龄,65年党龄,用信仰书写平凡的伟大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