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震能力
强化深化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四川音乐学院
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精心准备
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和学校应急避险预案,为了使广大师生掌握防震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和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和程序,保卫处结合实际,本着“以练代训、以练为战”的理念,于4月8、9日在武侯校区女生公寓,新都校区五教学楼、小音乐厅、学生宿舍等不同场所不同情形开展了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地震来临
第一声警报响起,教师立马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按防震减灾的技术动作躲避到桌子下面、教室角落。
快速反应
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学校20名保安,18名消防战士,16名物业人员,6名校医院医生,快速反应,开上消防车,背上工具袋,扛上担架,提上医药箱迅速赶到现场开展减灾救援。
紧急救援
保安队员拉起警戒线,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疏散人员到安全集中点。水电工作组迅速切断电源、关闭电梯、防止因电线短路导致的次生灾害。消防队员迅速进入建筑内,搜救被困人员。校医院抵达现场为演练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有序撤离
第二次警报声后,教师快速组织学生撤离教室,按照既定逃生路线,师生从楼道呈两列或手扶墙壁或弯腰前进,直至有序撤离大楼。人员到达安全集中点后,各部门清点人数并向指挥长报告情况。
演练总结
党委副书记、院长刘立云和党委常委、副院长牟文虎高度评价了本次演练。
刘立云在总结时强调,本次演练组织协调充分、路线清晰、疏散有序有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要充分认识我省面临的严峻震情形式,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能力,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震意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在地震真实发生的时候,能临危不惧,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副院长牟文虎说,通过这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让全校师生们掌握了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他指出,安全重于泰山,川音师生要将安全警钟常记心间。
地震知识
01
地震来了我要不要跑?
地震发生时,不管你在室内还是室外,保持冷静并采取相关行动,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02
如果你在室内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碰巧在室内,此时要继续待在室内。
不要试图跑到其它房间甚至冲到室外去,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应立即按照「趴下」「掩护」「稳住」的安全原则保护自己,防止「震下来」的东西甚至倒塌的房屋等伤到自己。
1、趴下
立刻采取双手双膝支撑地面趴下的姿势,这种姿势重心低、不容易在地震中跌倒,也能在必要时快速移动。
与此同时,用双臂或者手边适合的物件保护头颈部,以防有东西掉下来砸到自己。
2、掩护
最好能找到一个坚实的桌子作掩护,尽量把身体(至少头颈部)都躲到桌子下面去。但一定要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否则,在地震的强烈晃动下,你头上的桌子、以及你自己,都可能在这种晃动下四处滚动而无法遮蔽住你的头部。
如果房间没有桌子,就设法挪到坚固的大柱子旁边、没有大型家具的墙角、低矮的家具旁,一定要紧贴着墙角或家具作掩护,同时用手和胳膊保护好头颈。
但有些地方是绝对不适合做掩护的:
不要躲在大家具旁的墙角!一旦家具倒了,那可是致命的威胁。
不要躲在门框下,那里也不安全!地震时,任何掉下来的东西都可能伤到你,躲在门框下并不能预防任何一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也要避免选择靠近玻璃窗、瓷器、灯具、摆在高架上的物品以及挂着装饰品等的位置做掩护。总之,慌乱中也要远离那些平时就看起来不结实、摇摇晃晃的东西。
3、稳住
摇晃期间一定要始终躲在相对安全的遮掩处,不要乱跑,直到摇晃停止。
这个时候跑出去,一方面容易被其他物品砸到,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人可能是没办法站稳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厨房或床上,那么,除了以上 3 点以外,你还有其他事情要注意:
如果你正在厨房里,迅速关闭电磁炉、天然气等,然后找地方躲起来。
如果你正在床上,别慌,第一时间用枕头保护头部。如果在慌乱中滚下床或冲到门外,地面上已经震下来的玻璃渣子等可能会直接扎到你。
当第一波强烈的晃动过去之后,一般会有一个相对平静的时间,此时再迅速转移到室外去避险。在转移过程中,如果是公共场所,比如商场、电影院、学校等,一定要遵循「不跑、不推、不语、不回」的四不原则,以防发生踩踏事故。
03
如果你在车内
开车时,应逐渐减速并待在车内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开车。不要急刹车,更不要贸然冲到车外!
先找个比较安全的路边停下来,注意避开电线杆、立交桥、天桥或高架等地段;
待在车内,并踩下刹车;
打开广播,收听是否有针对地震的紧急通知。
在此期间,车子可能会晃来晃去,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躲避场所。
但是,如果地震发生时,自己所处的位置距离安全地段比较远,且需要自己开车到安全地段,开车时要警惕路上的异常情况,包括电线杆和电线砸落、路面断裂、高架和桥梁坍塌等。
04
如果你在特殊情况下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周围条件允许,都要尽量做到「趴下」「掩护」「稳住」这 3 点,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部。
1、正在高楼里
趴下、寻找掩护并躲到地震结束为止,避开窗户等。此时有可能会发生断电,室内的灭火器也会开始洒水,不要惊慌。
2、正在电梯里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恰好被困在电梯里,试着用力拍电梯门或用金属物件敲,尽量引起他人注意,等待救援。
05
地震来了,我躲在哪里更安全?
地震逃生时,尽量选择这三个相对安全的空间:
室内三角避震空间,比如内墙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
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人体屈曲避震空间,比如采用蹲下蜷曲、靠固定物、面部朝下、手护头颈、口眼微闭、用鼻呼吸的体位形成的自救空间。
06
如果我被埋了,该怎么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
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办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如果你在三脚架区,可以利用旁边的东西来护住自己,以免余震再次把自己伤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来,把脸前的碎石子清理干净,让自己可以呼吸,等人来救你。
07
地震后,我该怎么救助其他人?
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 20 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 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 63%,震后 2 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 58%。
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互救行动,在抗震救灾中十分重要。
1、注意倾听被困者的呼喊、呻吟或敲击声,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先确定被困者的位置,特别是头部的位置,再开挖抢救,以避免抢救时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2、先抢救容易获救的被困者,如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
3、抢救时,要先使被救者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其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进而暴露其胸腹部。
4、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些含盐饮料,但不可给予高糖类饮食。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被救者的头部和眼睛。
5、对怀疑有骨折或颈椎、腰椎受伤的被救者,抢救时一定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二次损伤,要设法暴露其全身,搬动伤员时,不要扭转、弯曲伤者的躯干,尽量保证头、颈、躯干为一条直线的「滚圆木」原则,并采用木板等硬质担架转运伤者。
稿源|保卫处
投稿邮箱|chuanyinbao@126.com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 出品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学习会
川音以四学、四教、四进、四实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一)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