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1500字 预计阅读5分钟
当提到古蜀文明
你脑海中
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太阳崇拜
象牙祭祀
还是纵目面具
金沙太阳神鸟金饰
三星堆三号坑出土文物场景
青铜纵目大面具
或者,不同于以上
你的第一反应是
校园里的那座音乐厅
我校鱼凫音乐厅
以五代蜀王“鱼凫”命名
上世纪20年代末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
惊世而出
揭开了古蜀王国的
神秘面纱
在此之后
包括成都金沙遗址
商业街船棺遗址在内的
一系列考古发现
为人们一步步厘清了
古蜀文化
在提供丰富资料的同时
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左图:“阿伽门农的金面具”,出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中图: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金面具,出自金沙遗址博物馆;右图:辽代陈国公主金面具,出自金沙遗址博物馆“金色记忆”特展。
近日以来
三星堆新发现的
6个“盲盒”开启
青铜时代惊喜“上新”
截至目前,6个“祭祀坑”
已出土500余件文物
三星堆的无限奥秘
和古代巴蜀文明的历史脉络
成为学界和民间
“霸屏”热议的话题
古蜀文明
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
不可或缺的灿烂篇章
而三星堆遗址
则是其中一颗神秘而耀眼的星
沉睡三千年
再醒惊天下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
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先秦遗址
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
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与中原商文明相互呼应
共同佐证了
中国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不仅数量多
而且造型别致奇特
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样
铜大立人像
金面铜人头像
Ⅰ号大型铜神树
铜太阳形器
金杖
青铜纵目面具
金面罩
铜戴冠纵目面具
青铜神坛
青铜鸟脚人像
陶高领壶
玉璋
面对三星堆文物时
我们的语言可能是匮乏的
光怪陆离、奇异诡谲……
比起这样非凡的
想象力与创造力
言语的分量似乎太轻
虽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
目前也没有发现任何文字
我们尚不知晓
那些人像的身份
也还不清楚
很多器物的用途
但其中所蕴含的
强大的震撼力
足以让我们神往心醉
三星堆遗址
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
最神秘的那粒星辰
由于人类的好奇
我们对于神秘的探寻从未止步
但更有一些其他的力量
促使我们不断前行
那是超越语言文字的
一种传递
是发源于血脉的遥相呼应
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他们曾经活过、创造过
而我们正在传承、延续、发展
我们人类
自文明诞生以来
便有着一种寻找彼此的冲动
哪怕中间远隔
草原沙海,江河山峦
文明也会彼此相遇
而今天我们对三星堆遗址
出土文物的好奇与关注
或许
正来自于创造文明的先民们
寻找彼此的那种古老的心灵
当历史以文物的方式
展现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是否会再度审视
脚下这方土地
对于当下的认知
是否又会发生新的改变
在时间维度上
看似遥远的古蜀文明
当置放于空间之中时
会使我们惊觉
它就在我们身边
甚至早已影响着
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
距离三星堆遗址
仅约65公里
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
新发现之一的
鱼凫村遗址
便位于温江万春镇
其与三星堆遗址之间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成都师范学院
千年温江,鱼凫故地
温江,地理环境优越
历来是天府之国的风水宝地
素有“金温江”之美誉
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
温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从汶川地区迁徙下来的
四川先民开始
定居于温江
岷江河畔和涌泉清水地区
至今可以找到最早
四川的人类生活遗迹
在公元前七千年前
在今天的寿安、万春、涌泉
已经出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
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
骨、石制生活用具
距今4000年前
在温江出现了
古蜀国五代蜀王
继蚕丛、柏灌文化
之后的鱼凫文化
鱼凫遗址
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
传说是古蜀国君
鱼凫王的都城
拥有古城遗址
以及大量的石斧、石凿等石器
数量巨大
创下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
遗址发掘之最
早于三星堆遗址
为中国当年十大考古发现
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以说
鱼凫遗址就是我们距身边
最近的古蜀文化痕迹
关于鱼凫族的记载还有很多
观点可能也有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
鱼凫族统治蜀国
长达数百年之久
并且创造了
灿烂辉煌的三星堆文化
使古蜀文明达到了顶峰
鱼凫部族随着国力的强盛
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在广袤的古蜀大地上
留下了许多部族曾经活动过的标志
古蜀文明不应当仅仅是
某些历史典籍碎片
给当代人的内心
投下的追忆而已
民族自信一定程度上
源于历史自豪
现在是考古的“黄金时代”
更是我们进一步
认识历史的好时机
人总是要知来处,方能知未来
心动不如行动
这个周末
就和小伙伴们约好
一起去探索身边的古蜀文明吧~
鱼凫村遗址
温江区博物馆
古蜀文明有文字出现吗?
古蜀国文明与中原文明
之间究竟有何联系?
古蜀文明对后世蜀文化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关于神秘的古蜀文明
你是否有着许多疑惑与不解
快快在下方评论留言
与我们分享你的困惑与感悟吧~
截止3月26日21:00
点赞前3名的留言
我们将联系我校专业老师
以回复留言的形式
与你探讨,为你解答!
往期
精彩
成师**记忆一二三
学习党史,展望未来|第四期:回顾百年历程,弘扬红色精神(1929年大事记)
学习党史,展望未来 | 第三期:回顾百年历程,弘扬红色精神(1930年大事记)
编辑 | 刘嘉璐
图片 | 网络
执行编辑 | 张婷 余朝翠 王长华
责任编辑 | 田婉卿 郑欣然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