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898字 预计阅读8分钟
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读百年党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
而今天
3月24日
离党的百年华诞还有99天
百年历程 新的起点
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让我们一起学习党史
看百年历程
踏崭新征途
1930年
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1930年
1月5日
毛泽东针对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右倾思想给他写了复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中批评了那种不愿做艰苦工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错误倾向,指出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才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必将燎原。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总结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始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这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月6日至9日
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联席会议(通称二七会议),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任务是深入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和发展工农武装。会后,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将赣西、赣南特委合并为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并建立了赣西南苏维埃政府。
二七会议旧址
2月
周逸群、段德昌等在湖北省洪湖地区领导的中央独立师(1929年底由鄂西游击总队改编而成,师长为段德昌),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扩编为红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由旷继勋继任),周逸群任政治委员。
段德昌
周逸群
3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会上鲁迅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后来又成立了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左翼文化工作者及其各种组织,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化“围剿”都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4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会成立,郭述申任书记;并将原分属于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地区的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兼前委书记;6月,成立了以甘元景为主席的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后来,红一军与蔡申熙、陈奇等领导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旷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
河南省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
5月
毛泽东在江西省寻邬(今寻乌)县邀集有关方面代表开调查会,并写了《寻邬调查》。10月底,又对兴国永丰区做农村社会调查,写了《兴国调查》。毛泽东先后所作的大量农村调查研究工作,为党的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
《兴国调查》
6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在福建汀州(即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不久,红军第一路军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成立了中共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全军团共有两万余人。红五军和红八军,在湖北大冶合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彭德怀任书记。7月,由湘鄂边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编的红四军与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后,组成红二军团(红四军改称红二军),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为政治委员,并组成了中共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9月,鄂西特委改为湘鄂西特委,中共中央派邓中夏任二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特委书记。同时成立湘鄂西苏维埃政府。
红军第一军团纪念邮票
8月23日
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市与红三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成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再次攻打长沙,因两次攻城不克,遂移师江西,攻占吉安,扩大了赣南、湘东的红色区域。7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正式组成以周建屏为军长,吴先民为代政治委员,胡庭铨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红十军。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周建屏
9月24日至28日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三中全会。会议前在瞿秋白、周恩来等主持下,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已纠正了部分“左”倾错误。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批评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停止了李立三等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
瞿秋白
10月
共产国际执委会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信中称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是“调和主义”。王明等在10月底先于中共中央得知这一信件的内容之后,乘机打着“拥护国际路线”、“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旗号,要求彻底改选党中央的领导机构。
《关于立三路线问题的信》
11月
国民党军队采取“分区重点围攻,步步为营,逐步清剿”的方针,开始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大规模“围剿”。到1931年的下半年,洪湖地区的军民在湘鄂西特委的领导下,先后进行了3次反“围剿”的斗争,使红军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发展。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墓墙背后的故事
12月
国民党军队近十万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进行第一次“围剿”。到翌年春,红军采用避强击弱和“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经过一系列战斗,共歼敌数千人,胜利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围剿”。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
学百年党史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通过学习党史
发扬党的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往期推荐
成师**记忆一二三
学习党史,展望未来 | 第三期:回顾百年历程,弘扬红色精神(1927年大事记)
成师送你一纸书签~
编辑 | 李月婷
图片 | 网络
文字 |《中共党史简略读本》
执行编辑 | 张婷 余朝翠 王长华
责任编辑 | 田婉卿 郑欣然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