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读一本好书】
学四史,守初心
第一期:《红星照耀中国》①
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
译者:董乐山
撰写背景
毛主席曾说,
斯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
(图为毛主席与埃德加·斯诺合影)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籍,它在全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从1937年出版至今,历经时间淘洗,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活力从未衰减过,是弘扬长征精神最权威的纪实文学作品。1936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刚刚30岁的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博大胸怀、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带着两个相机,二十四个交卷,辗转于西北革命根据地,对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百姓,对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通过采访和实地了解,斯诺深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因此,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报道,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将令人大开眼界的故事讲述给新闻界,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图为毛主席为斯诺的书签名)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以及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
1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CHAPTER 1
记者斯诺心中有着很多难解的问题,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红军为何能坚持战斗多年?共产主义运动如何?民族统一战线是什么?”等等,他怀着冒险的心情,只身带着一些新闻记者的装备就出发了,准备深入红区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
2
第二篇—到红色首都的路上
CHAPTER 2
周恩来总理欢迎斯诺的到来,给予了斯诺自由活动的诚意,并且亲自替他起草了旅程。在路上,斯诺了解到与他同行的一批年轻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和缘由。
3
第三篇—在保安
CHAPTER 3
介绍了时任“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留给一个外国新闻记者斯诺的初步印象。
4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CHAPTER 4
描述了毛主席从童年时代到从军期间的学习、生活、劳动、求学经历,以及在1918年~1920年之间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的转变过程。
5
第五篇—长征
CHAPTER 5
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地方军阀包围)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
6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CHAPTER 6
斯诺记述了西北苏维埃运动的若干举措,这包括取消租税、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穷人、给穷人提供贷款、合作化运动、妇女婚姻自主权、普及教育。
7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CHAPTER 7
斯诺记述了很多关于苏区工业的内容,包括苏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包括手工业、油井等等。
8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CHAPTER 8
斯诺记述了他对彭德怀将军的印象,包括他的生平,他直截了当的作风,还有他迟睡早起、喜欢孩子、关心同志、如何阅读共产主义的读物。
9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CHAPTER 9
记述了西北马家对西北政治的影响, 包括各种苛捐杂税、征兵政策等。
10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CHAPTER 10
记述了朱德同志的事迹, 包括他对红军的杰出领导、他对部下的爱护、 天性极端温和又十分负责任。
11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CHAPTER 11
斯诺写了他回到保安的一些生活趣事,包括打牌、饮食等等。然后,开始记述苏联对红军的影响,共产国际对红军的影响。
12
第十二篇—回到白色区域
CHAPTER 12
斯诺在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评析,他认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的好书分享就此告一段落
期待本周的课余时间
大家紧跟官微君的步伐
一起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下期我们将节选本书精彩段落
以及西城**读书笔记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至邮箱:
2031234023@qq.com
并留下您的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悄悄告诉你,会有彩蛋噢)
下期见!
往期回顾
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这样安排
权威发布||2021年单招考试备考全攻略
“世界水日”知多少?
责编|党委宣传部
编辑|杨茜 黄俊豪
出品|大学生传媒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