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院人物】 我校毕业生潘恒:返乡做 “新农人”,开创事业新天地

四川旅游学院,艺考

四川旅游学院

2021-1-28 22:46:47 文/朱赫然 图/罗宇航

关注

在90后的年轻一代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把新思维、新技术带回农村;他们奋勇向前,带动家乡致富。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新农人”,是我校毕业校友潘恒,他用责任和信念,为家乡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带领全村奔赴小康的“致富舞台”。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潘恒(右一)

潘恒简介

潘恒,中共党员,出生于1992年,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2010级1班,户外专项。

毕业后的潘恒选择了在外自主创业,看到家乡的水果产业技术落后、销售渠道欠缺,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时,带着对家乡发展的牵挂的他,于是决定回乡创业。

潘恒,塑造了“新农人”典范,拒绝城市高薪创业,而返乡务农的他是当地农业发展的红人。

求学期间 勤奋刻苦

商业思维已初露光芒

在校期间,潘恒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表现优秀,每年综合测评成绩均名列前矛。同时,他极具商业头脑,那些年外卖还不是如此盛行,他就已经开始了做跑腿业务,为同学打包外卖,购买生活物资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读书期间,他没有问父母伸手要钱,凑齐了自己的学杂费。

四川旅游学院

▲潘恒

情系家乡发展

心思村民生活

从旅院学生到“新农人”

从在外创业到回乡创新

从农村走向城市

积累“人生第一桶金”

从城市回到农村创办合作社

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让农村人活出了城市人的幸福感

潘恒的每一步决定

都情系着家乡,带动着村民

2016年7月,潘恒带着创业攒下的积蓄和资源回到了玉龙村,牵头成立了眉山市东坡区民为先果蔬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服务和果品销售渠道。

此后,玉龙村水果产业发展也迈入了新台阶。村民种植品种由收益低的血橙、纽荷尔转为了耙耙柑等晚熟柑橘,种植技术和销售都有了保障,省心放心!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玉龙村晚熟柑橘

创新带动发展

展新农人风采

从个人到合伙人

从合作社到有限公司

“新农人”潘恒不忘初心

将自己的所见所学

致力于家乡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的逐年扩大规模

在业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展示新农人风采,

展现新农业风貌”

如今,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社员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211户、从本村辐射到周边8个村社;种植方面快速提升,面积从150余亩发展到1.4万余亩。2020年,合作社年收入总额达185.32万元,每户社员较2019年增收20%。回乡创业4年,潘恒从大学生转变为“新农人”,他用自己在外的所见所学,助力家乡发展。

2017年6月,潘恒同8位合伙人以“农户+公司”形式成立了四川千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玉龙村

坚守创新理念

发展“采摘农业”

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合作社干起来了

村民收入提高了

潘恒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

——搞“采摘农业”

2017年6月,潘恒同8位合伙人以“农户+公司”形式成立了四川千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基地总面积820余亩,其中樱桃240余亩、凤凰李360余亩、柑橘150余亩,主要打造观光、采摘与旅游一体化农村水果种植基地。

同时,潘恒还不断做调研、更新品种、创新形式,吸引了更多游客光临。2020年,在16天采摘期间,入园游客总数约80000人次,单日入园最高峰达12000人次,收入总额260.58万元。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采摘基地

四川旅游学院

千农现代农业公司成立后,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优先满足贫困户和土地流转了的村民。看到此机遇的宋杰,便回到了家乡。“我之前在工地上上班收入不稳定,现在不仅每月能有三千多的工资,离家近,还能照顾家庭。”

在玉龙村,像宋杰这样在千农公司工作的脱贫户还有10余户,主要负责柑橘种植、管理等,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此外,千农公司还吸纳了8户脱贫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公司,每年能得到一定的分红。

“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奔小康,并且持续为玉龙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一直会做的事情!”潘恒说道。公司的未来发展处于一个良好可观的状态

四川旅游学院

▲玉龙村村民宋杰

四川旅游学院

▲工作人员正在除草

四川旅游学院

尽管在外人看来,潘恒已经小有成就,但他却依然没有停止学习和创新的脚步。

2020年11月,合作社投入1800万,修建了占地31亩的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后,储存量能达到4800余吨,将为果品销售提供长远的后勤保障。

“冷链中心建成后,我们还将在此建立电商销售平台,通过淘宝、抖音直播、京东、拼多多等渠道,让大家的果品更好、更快地销售出去。”谈到未来规划,潘恒干劲十足。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冷链物流中心

四川旅游学院

为什么会想到发展“采摘农业”?

潘恒说:“发展采摘农业是公司成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方向,初衷主要来源三点:

一是村上土地大量闲置,整合土地资源集中发展产业更容易增收;

二是樱桃受大众喜欢,周围无种植先河,竞争压力较小;

三是村上距眉山市区13公里,距成乐高速公路只有8公里,多条交通要道贯穿,地理位置优越。”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2020年樱桃采摘节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潘恒:我们公司每天日常能够给本村的村民提供20到30个岗位,在田间操作高峰期,最多能够提供50个岗位。另外,员工每月的工资待遇能够给到他们3000到4000左右,较他们之前的经济收入是增长了的。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潘恒:我们还要跟相应的高校去建立一个服务站。对我们本村及周围的柑橘品质然后他们对我们进行一个把关,同时,也要把我们本村的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潘恒还曾表示:回乡最大的初衷就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奔小康,并且持续为玉龙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用自己的所见所学,发展家乡新理念,这也是我一直会坚持做的事情。”

四川旅游学院

农村需要进步

农业更需要现代化

农民也需要用更多的

“财富”让腰包鼓起来

正是有了像潘恒这样的“新农人”

乡村才会振兴

当今世界需要高尖端人才

需要在热土上干事创业的人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农业不再是过去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用汗水换取粮食,而是伴随着网络、电商等平台的发展一步一步的走向未来“高产”“优质”“高效”。

四川旅游学院

真正地成为“新农人”

才能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

才能在这片热土上艰苦奋斗

“新农人”柔韧、顽强

不管下一刻下一秒会怎样

他的目标始终是在阳光下向上生长

正如潘恒所说,所做!

结束语:

潘恒,是我们旅院学子的榜样。作为新时代旅院青年,我们应向榜样靠拢看齐,应将自己的所见所学化为实处,争做时代新人,为国家,为家乡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

春节返乡需要隔离吗?一图看懂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超实用!川旅2021年寒假校园服务信息来啦!

来!来!来!收到这份安全大礼包!

四川旅游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视频来源| 东坡新闻

资料来源 | 学习强国

编辑|刘 唯

美 编 |田心怡

责 编 |郑歆雅

编 审 |袁 婷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本科院校-四川旅游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四川旅游学院-【旅院人物】 我校毕业生潘恒:返乡做 “新农人”,开创事业新天地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