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环学院2020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高”。
01
第一个“高”是高站位。
学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支持和参与宜宾校区建设。
学院工程造价、城市地下空间两个专业在宜宾校区办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前两年在宜宾校区就读。同时抽调李玺、王韦翔等骨干教师5人全职到宜宾校区工作。
学院创造了宜宾校区工作的5个第一:
第一个组织全院教师到宜参观;
第一个实行班子成员在宜带班;
第一个设立面向在宜学生奖学金;
第一个在宜举办高水平省级学科竞赛。
最后一个是以523名学生创造了在宜学生人数第一;
二是层层压实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学院闻令而动,立即出台《疫情期间工作方案》等制度,全覆盖坚持“每日打卡、日报告、零报告”,确保教学秩序稳定;有54名同学作为志愿者参加本地防疫。春季学期圆满完成219名返校毕业生的疫情防控。
12月初郫都区出现新冠疫情以来,严格按照学校部署,做好郫都校区1500余名在校学生的疫情管理工作。没有出现1例师生违规行为。
02
第二个“高”是高水平。
学院狠抓内涵建设,教学科研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一是专业与课程建设硕果累累。
材控专业被推评“国家级一流专业”,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环境专业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其教学团队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有4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课程获批“校级一流课程”。1门教材推评“国家级优秀教材”。
二是科研项目和经费实现多项重大突破。
2020年学院到账科研经费约占全校的1/4,完成的科研任务超过额定标准10余倍,经费和积分双双名列全校前茅。单项成果转化实现产值1000万元,创造了学校新记录。联合上海交大成功申报国家自科基金面向项目1项,立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一区3篇、二区3篇。
三是学科竞赛再获丰收。
全院学科竞赛共获9项国家级、49项省级奖项。“互联网+”省级大赛金奖实现学校“零的突破”。在教育部纳入排名、有300余所高校参加的“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上,成绩位列18所四川参赛院校第一。在宜宾校区成功主办有43所本专科院校、260余人参加的省级大学生BIM竞赛。
03
第三个“高”是高质量。
学院坚持过程管控、结果导向,在党建、扶贫、学生等工作中取得多项高质量成果。
一是抓好党建标准化建设。
出台学院《关于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实施办法》等7个文件,编发《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汇编》,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教师第二党支部被评为“样板党支部”并推评“省级样板支部”,学生党员责任岗被评为“先进党员责任岗”,有3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是抓好学风建设。
大一开展“学风督察月”、大二大三开展“学习先锋分享会”、大四开展“考研交流会”“模拟面试”等学风建设活动。学院一次性就业率93.85%,荣获“就业先进集体”称号。考研率20.71%,考研录取64人,位列全校第一。
三是抓好扶贫工作。
环境专业“三州定向班”教学与管理工作受到学生好评和甘孜州委常委、色达县委书记高度评价。学院捐资近万元,为对口帮扶的宣汉县桥沟小学购置图书300册、毛毯30个。学院教师驻点的宣汉县桥沟村实现整体脱贫。
来源: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辑:李玥
成都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