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的六七月,是不平凡的两个月,既是中考、高考让人紧迫的时刻,又是毕业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季节。
我们挑选十几所大学毕业典礼中的正能量寄语,与君共勉,共同进步。
大学的毕业典礼不仅是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课」,也是步入社会的「第一节课」。这些话,同时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苏州大学
校长 熊思东
「漫漫人生路,总会有弯路。」在弯弯绕绕的「套路」中,大家不免会有些抱怨,但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面对弯路时,希望大家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实干,试着找准生活的重心,把我们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都当作一份事业来完成。
汕头大学
李嘉诚
愚人只知道‘为’(to do),智者有愿力,把‘为’(to do)变‘成为’(to be)。
愚人常常抱怨,希望有个富爸加上天赋的优越组合...这样的心态,他们已「输在起跑线上」。
懂得「善择」才是打造自己命运的保证。
自律是铁杵成针的意志功夫。
中国人民大学
校长 刘伟
校园外的社会生活与学校大不相同,也许你们今后会越来越忙,但希望大家能够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八小时之外」利用起来。
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的人一定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也一定拥有明亮的未来。
清华大学
校长 邱勇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他有着怎样的思想。
我们评论某人有思想,往往指他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有自己的观点。
有思想的人,不会失去目标、失去方向。有思想的人,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
北京大学
校长林建华
①宁可自己吃些亏,也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宜,丧失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②人生像一场没有裁判的马拉松,自我约束和耐久性远比一时的速度更重要。
③希望你们能够风轻云淡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复旦大学
校长 许宁生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可见道德对于人生和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古今中外的共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国传媒大学
校长 胡正荣
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与其做个愤激的「键盘侠」,不如从自身做起,去努力改变它。
与其让手中的媒体成为发泄的工具,不如让它成为社会「善治」的手段。
中山大学
校长 罗俊
独立思考是一切认知、探究与创新的前提,是读书治学、为人治事的基础。
独立思考,不是阅读与经验至上、人云亦云地相信一切,也不是基于成见或偏见、标新立异地怀疑一切,而是实事求是、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
校长 丁烈云
成熟并不是丧失了纯真和热情的老于世故、左右逢源,而是智慧和知识的增长带来的理性、持重和责任感。
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不能忘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而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者,「铁肩担道义」的担当者。
上海财经大学
校长 樊丽明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自动扶梯那样便捷的工具,必须靠自己的双脚步行,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攀登。 「脚踏实地海让路,锲而不舍能移山」。
凡事少一点眼高手低,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怨天尤人,多一点自勉自励。
新疆大学
校长 卫利·巴拉提
当你们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就一定要去坚持。不要因为挫折就怅然若失,也不要因为委屈就轻易放弃。请相信时间用在哪里,花就开在哪里。
路上风光正好,洪湖太阳正晴,愿你们仰天大笑出门去,归来依旧是少年。
北京师范大学
莫言
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很多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生活中,爱国之心永不变,敬业之心永不变,诚信之本用不变,友善对人永不变。
武汉大学
校长 窦贤康
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身处人生什么阶段、什么岗位,都要永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都要常怀家国之情,常念报国之志,常思兴国之道!
四川师范大学
校长 汪明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迫切需要创新,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之机遇和条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
不管你今后做什么,都要以好奇的目光关注和思考世间万物,让生命智慧饱满。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