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期盼已久的暑假已经过半,你是否读书了呢?
暑假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的利用,希望同学们能够趁暑假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
在放松游玩的同时,能够安排时间静静读几本书,充实丰富自己大脑和灵魂。
今天这个书单,其实不止适合大学生读,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可以看。
因为小编觉得,我们能在书里读到很多的道理,读到更多人生的可能性……
#01
做个终身生学习者,先学会阅读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02
对自己多一点了解,学点心理学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这个时代,你可以不合群!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被弗洛伊德誉为“当之无愧的名著”。于1895年首次出版,一上市就引发了大众心理研究热潮,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全球发行,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畅销书。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精准而淋漓尽致,颠覆了人们对大众群体的认识,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群体理论,预见了20世纪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其思想深刻影响了各国首脑。
为什么专家团队会做出专家个人都不满意的决策?为什么粉丝圈会妖魔化?为什么群体不能用说理来打动?总之,这本书道出了我们不得不知真相,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群体狂热的背后、探索这个时代。
#03
了解一点历史,不人云亦云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04
读三毛,寻一个与自己最贴切的生活状态
林徽因旖旎,萧红真切,张爱玲通透。而三毛,朴素又动人。是温柔清媚当中有一种缓缓慢慢渗透而出的深刻。并且是痛的,痛而不悲。依然有暖,有希望。可这希望,她分寸不留地传递给世人,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余地。
回顾的她的童年,少年,热烈又仓惶的青春。甚至,那些孤凉、绝望又缓慢的老去。还有那些,她历经过的人,历经过的爱,历经过的得与失,历经过的悲喜、伤欢。
三毛的生命如一场旅行,路遇之爱、之喜、之男女都是注定要离散的风景。细丽的,壮阔的。葱郁的,苍茫的。在三毛的步迹行旅当中, 终都被映射在她的笔下,她的朴素文字里。
#05
积极态度和处世智慧,年轻人的自救指南
本书是蔡澜先生写给年轻人的一本散文合集。收录的是蔡澜先生关于懵懂的青春、繁杂的生活、年轻的奋斗等方面的内容。
每年一月份,蔡澜先生都会开放微博评论与网友互动,他以四两拨千斤的幽默回复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蔡澜回复笑死了”的热门话题高达6738.9万次阅读。
本书针对年轻人的烦恼和焦虑,比如就业、生活、购房、分手、自我怀疑等等难题,给出 “蔡式解决法”。
蔡澜先生说:年轻时总要挨点苦的。能出人头地的,都要在年轻时有苦行僧的经历。所得到的,才能珍惜。对于人生,才更能享受。
体会别人的心境,修葺自己的心灵
繁华世界里
遇见一本好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采编:融媒体中心
转载自:新华优选
编辑:杨佳丽
投稿或提供新闻素材发至:bgu2000@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