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带你回顾“挑战杯”精彩瞬间!

成都师范学院,艺考

成都师范学院

2021-7-19 03:11:59 文/冉莉 图/倪明辉

关注

成都师范学院

全文共3000字 预计阅读6分钟

成都师范学院

5月22日—24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

经过3天的作品展示、封馆问辩及路演,我校参赛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总积分排名居全省高校第15名,一等奖数量居全省第7名,取得参加历届全省“挑战杯”竞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本期推文选取了部分挑战杯作品进行展示,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优秀的作品吧~

厚植爱国情怀:重大突发

公共事件下新时代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基于21世纪典型重大突发

公共事件的纵向分析

负责人: 蔡芷菱

团队成员: 廖冯丽、安静、葛文萱、

王国毓、唐雨萌、罗竣仁、田原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简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选取21世纪以来我国典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抗击非典事件、抗震救灾事件和抗击新冠疫情事件进行纵向分析,挖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运用情境启动实验与自编爱国主义问卷,对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倾向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爱国主义情感态度倾向的成因,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而从明理爱国精神、共情爱国故事、弘扬爱国文化、力行爱国要求等四个维度探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在大学生心中高高飘扬。

团队分享

1.选题立项

社科类项目应尽量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题目。本项目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专业有机结合,在前期理论基础上依托思政专业的同学,在后期问卷设计、数据处理方面依托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使得项目内容有理有据,具有一定影响力。

2.团队组建

除了上一点提到的思政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同学们之外,本项目还拥有艺术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3.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一定要简洁明了,再复杂的内容也要想办法解释的浅显易懂。社科类的材料中一定要有实践调研以及后期成果的照片。

4.心态调整

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挑战杯的时间跨度长,中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连夜的工作,要牺牲大量课余时间,有时快要完成,转眼又要开始。总之,成员们要互相鼓励,认真准备,坚持就是胜利。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比能力重要,态度决定一切,特别是团队负责人。参赛选手都要将心态调整好,不要把结果看的太重。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是个成功者。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星星“支”火,何以燎原:凉山州

顶岗支教实习对师范生

专业发展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基于14所高校1097名实习生的调查

负责人: 刘雨庆

团队成员: 陈千禧、李金锴、王海燕

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

项目简介

本研究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将目光聚焦于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凉山州,站在高校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角度,对参与凉山州顶岗支教的14所高校1097名学生开展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促进完善“顶岗支教实习”机制体系,助力师范生专业全面良好发展,助推凉山教育自给自足早日实现与高质量发展!

团队分享

首先,我们是一群“夜行者”,熬夜加班已是备赛的常态,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看到过每个时间点的成师。其次,我们是一群“厚脸皮”的人,常常追着老师请教各种问题,以至于到后来,老师都“怕”我们这群人了。我们还是一群“较真”的人,学术科技作品讲究的是“真问题”,我们在追寻“真答案”的路上,常常为了一个词、一句话而较真。最后,我们还是一群“内卷”的人,在我们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次复盘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改动,从校级初赛至省级终审决赛,我们的作品通篇改动30余次,小的改动更是不计次数。也许,正是有以上的我们,才拿到了挑战杯省级一等奖的成绩,但我们并不满足,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就如挑战杯的宗旨一样“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空中力士:基于高载重系数特性的

短距起降工业无人机

创新设计与开发

负责人:尹亚庆

团队成员:赵先锋、谭文凯、朱雅兰、丁念培、汪俊龙、李丛宇、蒲建鑫

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项目简介

目前固定翼无人机普遍存在载荷系数低和起降要求严格两方面问题;无法实现高载荷系数下的灵活机动起降与正常作业。设计一款具备灵活机动起降、高载荷系数的固定翼无人机是本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项目从2015年伊始历经7年打造,团队成员从最初的方案提出到逐步执行、优化,最终突破了固定翼无人机行业领域技术瓶颈,满足了载重无人机在军事和工业上对于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实现了载重无人机在起降过程(起降距离≤15m)中载荷系数8.0的突破。

团队介绍

团队已取得专利授权1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团队荣获教育部、科技部、体育总局、中科院、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等颁发的国家级各类奖项48项;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人社厅、团省委、省学联等颁发的省级各类奖项28项。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再塑羌魂:文化基因视角下

释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基于羌族文化走廊

的田野调查

负责人:杨静

团队成员:李娟、刘超英、李雨頔

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从文化基因视角去发现羌族文化传承的危机:羌族文化基因传承主体断代、文化载体内涵消逝、羌族文化教育失位等,通过分析羌族文化基因传承困境的原因,诸如空间变迁、新生代羌族文化认同的缺失、利益驱动下羌族文化的商业化等,进一步探索现代化背景下羌族文化基因传承的策略,提出文化基因视角下释比文化“3T模式”保护机制即培育文化基因土壤土壤、创新文化基因传承途径、建立文化基因保障体系等策略。

团队分享

回味“挑战杯”一路走来的坎坷,望着修改了无数次的方案,一路奔波疲劳,而课题研究记录着我们的艰辛和快乐;一度驻足迷茫,而最后的成功见证了我们的挑战与成长。想摆脱空虚寂寞的生活和学习境况,就要学会充实,学会实干,学会用知识兴趣来填充空白的人生片段。趁着年轻的心,韶华的季节,用奋斗来起航,奇迹就在不远处。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无“距”远程,矢“智”不逾:

基于矢量变矩的远程垂起载重

工业无人机创新设计与开发

负责人:杨洁

团队成员:刘艳杰、李瑞洁、邓强、骆龑、刘健灵、李海涛、许志城

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团队分享

本团队参赛作品为无“距”远程,矢“智”不逾:基于矢量变矩的远程垂起载重工业无人机”团队将可调变矩机构与固定翼相结合,设计制作出矢量垂起载重无人机。

历经五个月的努力,我们团队共设计开发改良了三代验证机,汲取前面三代验证机所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于2020年12月进一步优化第三代机身机翼布局,完成第四代验证机的制作,搭载载荷进行多次试飞验证,实现稳定垂直起降,且平飞、悬停等机动动作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飞行效果良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五个月里,我们有因在实验室讨论的热火朝天而忘却时间,最终“隔窗相望”,实验室晚灭的灯盏是我们对航协的热爱更是对科技创新的激情。

我们始终奉行团队精神。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坚持不懈,将每个人的优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攻克项目各种困难。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坚持和团结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与保障。

在历时三天的作品展示、封馆问答后,本项目取得了省级二等奖的成绩。

在整个比赛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创新思维与动手开发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在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作品展示时,看见一些科技作品也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又看到了不同的灵感与科技碰撞所创造的火花,也从其他团队与作品上学习到了一些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执着精神与创新思维。

期待下一届挑战杯中我们学校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这些项目既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过硬的专业学习水平与能力,以及将所学所思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报效社会的一腔热情,也完美展示了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智慧和风采。

让我们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背后的进取拼搏精神。挑战自我,不负青春!

成都师范学院官方QQ群二维码在此

欢迎各位“预备”成小狮入群~

往期精彩

成都师范学院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成都师范学院热烈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成都师范学院

请将这份快乐

“装”起来!

成都师范学院

勇敢成小狮,

不怕困难!

编辑 | 刘嘉璐

执行编辑 | 张婷 王长华 余朝翠

责任编辑 | 田婉卿 郑欣然

成都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四川本科院校-成都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成都师范学院-来看!带你回顾“挑战杯”精彩瞬间!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